其实关于汽车颗粒捕捉器这事儿,最近大家都聊得挺多。
好多车主一提到这玩意儿就皱眉,说什么“堵心器”“维修贵”,还有人各种吐槽,说是车企敷衍了事。
咱们别光听一面之词,今天我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这里面的门道给大家捋一捋,看看这颗粒捕捉器到底是啥来头,为什么必须得装,是谁逼着装的,又该怎么用才不会老出毛病。
首先,得明白一点,这不是哪个车企闲着没事自己加上去的件儿,这玩意儿是国六B排放标准直接硬性规定的。
咱们现在的排放标准可不是闹着玩,从2019年国六a到2023年全面国六b,标准是一年年升级,越来越严格。
按照最新要求,发动机排出的颗粒物数量(PN),每公里不能超过6000亿个,甭管你是啥牌子、啥排量,只要是燃油车,基本都得按规矩办。
不装这东西,发动机根本过不了环保标准,车就不能卖。
这不是谁偷懒,是真没选择。
以前国五的时候,颗粒物这项还没那么死板,很多车型靠优化发动机喷油、改善燃烧效率,就能达标。
但到了国六b,指标一下子提升了10倍,尤其是那个真实路况测试——你不是在实验室里说了算,得在马路上堵车、高速、乡下全都合格。
好多车企测试下来,哪怕发动机再怎么提高技术,颗粒物还是下不来。
就像大众朗逸,老款1.4T不用颗粒捕捉器还能达标,升级到国六b后拼命优化,还是不行,最后只能靠颗粒捕捉器。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谁家偷懒,是真没得选。
马自达能不装,是因为发动机黑科技多,成本高得吓人。
你看看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喷油压力高得离谱,燃烧做得极致,确实能不装。
但这套技术光研发就花了20亿,最后只用在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上,还不能全系推广。
别的车企要都用这技术,车价直接涨三万,谁还买得起?
颗粒捕捉器其实就是一条折中路线,花个两三千块钱,能让所有发动机都达标。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车价没怎么涨,排放也合规,这事儿怎么看都不算坏事。
有的人说,“你看丰田、本田有些发动机不用颗粒捕捉器啊”,没错,人家技术确实牛,但那是小排量自然吸气,动力不一定能满足所有需求,混动发动机也不是每个人都选。
这些车不是主流,绝大多数咱们能买到的燃油车,还是得靠颗粒捕捉器撑着。
再说说为啥非装不可,除了法规,健康也真是个大问题。
汽车尾气里的PM2.5,对人体伤害那叫一个大,能直接钻进肺泡,进入血液,搞得人呼吸道各种毛病。
环保部门统计,在城市主干道,汽车尾气贡献了40%的PM2.5污染。
平时咱们开车路过,觉得空气没啥味儿,其实有害颗粒多得很。
我自己有在早高峰做过测试,用仪器测PM2.5浓度,没颗粒捕捉器的车一过,路边数值就飙升;新款带了颗粒捕捉器,浓度涨得很小。
按一年的排放算,装了颗粒捕捉器的车,每年能少排两公斤有害颗粒,相当于少释放20万亿个有害微粒。
这些东西进了肺,可不是闹着玩的,老人孩子格外受影响。
说实在的,这事儿不就是为咱们自己健康着想?
你开车进出,尾气喷出来有颗粒捕捉器,车里空气也干净些。
不装的话,尤其冬天路堵、开空调外循环,车里反而比外面还脏。
有数据说,带颗粒捕捉器的车,车内PM2.5比没装的低了六成。
谁家没老人孩子?
多点健康防护,没啥不好的。
很多人抱怨颗粒捕捉器老堵,维修又贵,其实这里面有不少误区。
大多数堵塞问题不是设计缺陷,是用法不对。
我看过很多案例,90%都是北方冬天短途低温行驶,发动机还没热透就熄火,颗粒捕捉器温度上不去,里面的颗粒物排不出去越积越多。
很多人早上送孩子上学,三五公里就到,天天这么开,颗粒捕捉器肯定堵。
有的人还喜欢加劣质汽油,用高灰分机油,这些东西会让颗粒物增加四成不说,灰分还在颗粒捕捉器里结硬壳,根本清不掉。
真要堵了,多半是用油不对、行驶习惯不对,怪不起车企。
好在现在车企也在不停优化。
丰田把颗粒捕捉器位置往发动机舱挪,利用废气余热让温度升得更快,再生效率提升不少;大众把控制逻辑升级,再生温度要求降低,堵塞概率大幅下降。
现在新款车,哪怕短途堵一次警告灯,开十几公里高速就自己恢复,基本不影响正常用车。
只要用对油、偶尔跑跑高速,颗粒捕捉器能用十几万公里没啥问题。
有些车主心里总琢磨着拆了是不是更省心,这想法真得掂量掂量。
私自拆颗粒捕捉器,年检肯定过不了,环保部门查到还得罚款。
别以为拆了就能省油,实际上一拆,发动机排气背压变化,ECU报错,动力受限,油耗反而暴涨。
有极端案例,拆了三个月发动机就积碳,维修费八千块。
真要折腾,得不偿失。
另外不是所有车都必须装颗粒捕捉器,比如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纯电模式,这些车不排放尾气,自然不用装。
有些技术先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比如马自达昂克赛拉、日产轩逸1.6L,靠高效燃烧能达标,也不用颗粒捕捉器。
买车的时候可以查查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上头写有没有颗粒捕捉器,用不用担心堵塞问题一目了然。
再说维修成本,很多人总说换颗粒捕捉器动辄上万,实际上这两年价格降了不少。
丰田原厂四五千,副厂两三千就能搞定。
只要日常用车别太糙,用低灰分机油、每月跑一次高速,颗粒捕捉器能用十几万公里,绝大多数车主甚至都不用换。
真到需要换的时候,价格也在慢慢降,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夸张。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技术升级的阵痛。
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咱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发动机拼死烧油不管污染,总得有个办法。
颗粒捕捉器不完美,但现在是最实际的方案,既让油车还能卖,也守住了空气和健康底线。
以后技术再进步,或许发动机本身就能做到低排放甚至不用颗粒捕捉器,新能源车再普及,大家自然不用为堵塞发愁。
咱们当老百姓,买车用车,还是要多了解点知识。
颗粒捕捉器不是“偷工减料”,不装不行,拆了违法,用得对问题就少。
大家要是遇到颗粒捕捉器报警、堵塞,先看是不是短途多、油品差、机油选错,别第一时间怪车厂。
只要用对办法,问题大部分都能解决。
最后,大家要是有颗粒捕捉器相关的烦心事,不妨留下车型和症状,咱们一起交流,看看经验怎么帮到你。
买车、用车,不只是看配置和价格,健康和环保越来越重要了。
颗粒捕捉器这道选择题,咱们谁也绕不过去,认知和习惯跟上了,实际影响远没有想象那么大。
以后技术进步了,问题还会减少,大家对颗粒捕捉器的态度,或许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