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从辉煌到迷茫,新能源转型路在何方?

曾经,捷达是一代人心中皮实耐用的经典代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可如今,当新能源汽车如潮水般涌来,捷达却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市场的浪潮中逐渐迷失。

2025年,捷达的市场表现依旧低迷。 前7个月累计售出6.3万辆,同比继续下降0.3%,而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也只有11.7万辆,同比下滑23.0%。 要知道,在独立之前的2018年,捷达这一款车型的全年上险量就超过30万辆。 短短数年,从巅峰跌入谷底,这巨大的落差令人唏嘘。

捷达:从辉煌到迷茫,新能源转型路在何方?-有驾

时间拉回到2019年,捷达从一个车型升级为独立的子品牌,带着老捷达积累的口碑和一汽 - 大众的背书,它曾被视作开拓低端市场的“潜力股”。 成立初期,捷达确实风光过,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可情怀终究不能长久,市场要的是持续的价值输出。

独立后的七年里,捷达在产品布局上似乎有些“吃老本”。 品牌独立第一年,VS5、VA3、VS7三款产品相继推出,推新速度惊人。 但仔细一看,VA3基于老款捷达的PQ25平台,外观和配置升级不大;VS5和VS7分别与探歌、探岳同平台,搭载大众的EA211 1.4T发动机。 直到2024年底才新增轿车VA7,还是速腾的姊妹车,今年9月推出的中型SUV VS8,与探岳也是同宗同源。 在燃油车领域,捷达高度依赖大众原有的平台和技术,缺乏创新。

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捷达更是严重掉队。 国内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已超50%,各大车企都在积极转型,智能化配置如8295芯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纷纷上车。 可捷达的核心技术还停留在2020年以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销量下滑也就成了必然。

捷达:从辉煌到迷茫,新能源转型路在何方?-有驾

反观五菱,在低端市场却做得风生水起。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五菱,不断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宏光MINIEV主打“人民代步车”概念,缤果与迪士尼跨界联名,总能用新鲜的故事和精准的噱头抓住消费者。 而捷达,既没有找到精准的品牌定位,也没有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只能在“吃老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近期捷达也有新动作。 8月28日,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协议,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计划将捷达发展成四川省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 成都市政府将在政策等方面发挥作用,新公司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本土研发与供应链体系,获得更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与运营灵活度。

从积极方面看,捷达接下来能高度自主决策,产品推新速度会提升,计划在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产品,包含4款新能源产品,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上市。 但未知的挑战也不少。 大众集团能在新技术上向捷达输出多少? 若全面输出,虽利于捷达但不利于母品牌;若有限输出,捷达又缺乏自研能力。 而且,在成本控制上,捷达无法与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竞争。 更让人担忧的是,捷达首款新能源车明年就要上市,这么短的时间,难免让人猜测是否会走“拿来主义”老路,若没有真正的创新,如何打造差异化,又怎能改变目前的困境?

在新能源车市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捷达要想打开新局面,必须有记忆点的产品特性。 要么有独特的设计语言,要么有壁垒技术,要么有鲜明的定位。 可就目前获得的信息,我们对它的首款新能源产品很难抱有过高期待。 如果依然缺乏创新,捷达品牌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捷达背靠一汽 - 大众,有强大的资源支持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但这些也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桎梏。 它需要重新审视品牌定位,寻找目标用户,挖掘用户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真正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品。 如果始终无法摆脱“吃老本”的思维,没有新的故事可讲,再好的资源也无法阻止它销量下滑,甚至被消费者遗忘。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曾经辉煌的捷达,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能否痛定思痛,拿出真正的创新举措,重拾往日的荣光? 对此你怎么看?

捷达:从辉煌到迷茫,新能源转型路在何方?-有驾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资料信息网站:网通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