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吉利银河用 29 个月达成百万销量的消息刷屏汽车圈,这个速度让不少深耕市场多年的品牌都感到意外,更特别的是,它既没有靠降价促销,也没有依赖补贴加持,而是凭着一套围绕 “设计” 展开的思路站稳了脚跟。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汽车设计无非是换个车身颜色、调整下外观细节的 “表面功夫”,但吉利银河的做法完全不同。
负责设计的陈政和统筹全局的淦家阅,从一开始就没把设计放在产品研发的末尾,反而让它成为定义产品的起点。
E8 的 “涟漪美学”、E5 的 “润玉流光”、星耀 6 的 “银河星瀑”,这些听起来颇具诗意的词汇,不是单纯的营销噱头,而是一套完整的视觉语言,让用户在众多车型中能一眼认出这是银河的产品。
当其他品牌还在比拼电池容量、电机功率这些硬核参数时,银河的团队已经在琢磨,用户看到车的第一眼会不会产生心动的感觉。
此设计思路汲取了苹果的逻辑精髓,并非单纯模仿其外观造型,而是深刻领悟了乔布斯 “设计在于产品怎么用” 这一核心理念,独具巧思。
银河的设计师并非仅埋头绘图,而是全程投身产品前期规划。在星舰 7 EM - i 的座椅设计中,着重考量长时间乘坐的舒适度,而非仅着眼于拍照上镜之效。
这种将功能与体验融入设计的做法,让每一款车都有了温度,而不只是冰冷的交通工具。
如今的消费者,对汽车的审美偏好已经发生明显转变。
往昔,德系车 “高级感” 深入人心;如今,中式设计备受青睐。银河车内饰运用水墨留白、榫卯结构、玉质肌理等元素,未生硬堆砌传统符号,而是以现代工艺重释祖辈审美。
再先进的三电技术、智能系统,用户大多无法直接感知,但设计带来的第一印象却直观又深刻,人们愿意为这种看得懂、有共鸣的设计多付费,这份消费选择源于内心的文化认同,而非一时冲动。
这背后的关键,在于吉利把设计当成了核心战略,而非可有可无的次要环节。
很多品牌的设计师往往在产品框架确定后才介入,只负责做些修改调整,而银河的设计团队从项目启动就全程参与,这样打造出的产品不是功能的简单拼凑,而是充满情感和故事的整体。
用户买到的不只是一堆冰冷的数据参数,更是契合自身需求的使用感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曾说,汽车设计是品牌灵魂与文化底蕴的表达,是走向世界的 “软实力”,当这种软实力与硬科技结合,才能支撑起世界级中国品牌的崛起。
前宝马集团设计副总裁 Chris Bangle 曾言,未来“汽车之美”或与“中国制造”划上等号。中国汽车独具的细节文化与家的礼仪,恰似温润力量,终将以其独特魅力,叩开世界的大门。
吉利银河的实践,正是这种趋势的生动体现,它不用喊 “颠覆行业”“重新定义” 的口号,只是默默把设计做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意。
当人们站在汽车展厅里,目光最先被吸引的,往往是那辆看起来最 “顺眼” 的车,这就是设计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实实在在影响消费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