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

最近,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这三位大佬坐一起喝了顿茶,然后联合发了个公告,说那个车船税优惠的技术要求,要改了。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部委联合公告,我的第一反应都不是“产业升级了”,而是“坏了菜了,又有人要不过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文件,这是一封战书,或者说,是一张清场的通知单。上面没写字,只画了一个巨大的“滚”字。目标用户非常明确:所有那些想靠着政策漏洞,用“压缩毛巾”式技术混日子的车企。

这事的本质,用修仙小说的话讲,就是天道法则突然变了。以前,你只要能勉强引气入体,有个五十公里的纯电续航,就算踏上了仙途,可以享受仙界的福利(免税)。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在炼气期摸鱼。结果现在天道突然说,不行,从2026年开始,想拿福利,最低门槛是筑基期,纯电续航一百公里起步。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五十公里到一百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简单的数字翻倍,这是对很多车企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次精准的降维打击。简直就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过去几年,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所谓的插电混动车,纯电续航五六十公里。这种车,不装了,摊牌了,它就不是给用户用纯电开的。它的核心价值只有两个:拿一块绿牌,以及在宣传单上印一个低到离谱的油耗。用户买回去,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当油车开,那个小电池就是个吉祥物,一个为了上桌吃饭的资格证。车企呢,用最低的成本,蹭上了新能源的快车。大家心照不宣,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现在,三位大佬直接把桌子掀了。一百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电池包要实打实地加大,成本要实打实地增加,整车结构要重新设计。那些靠着在油车上硬塞一个小电池就冒充PHEV的“修士”,他们的道,被废了。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吃鸡”游戏,之前大家都在毒圈边缘苟着,现在安全区猛地一缩,把一大批人直接暴露在了毒里。要么你赶紧跑,升级技术,冲进圈里。要么,就地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更有意思的是对馈电油耗的要求。公告里说,整备质量2510kg以下的车,馈电油耗要小于对应车型限值的70%。这是什么意思?翻译一下就是:别跟我扯那些虚的,我不管你电量满的时候多牛逼,我就看你没电的时候,你这车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这招太狠了。它直接扒掉了插混车最后一块遮羞布。以前很多车主说,我这车能上绿牌,还能跑长途没焦虑。但他们很少提,一旦没电了,那油耗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想回母星”。一个两吨多的SUV,背着几百公斤的死重电池在路上跑,油耗比同级别的油车高出一大截,这叫哪门子节能?这就是纯纯的行为艺术。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现在规定来了,没电了也得省油。这就等于要求这些车企,你不仅得是半个电车专家,还得是顶级的油车大师。你发动机的热效率、传动系统的效率,都得是顶级的。以前那种“我发动机技术不行,靠电机来凑”的玩法,彻底玩不转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政策,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我拍手叫好,因为市场太需要这种“不讲武德”的规则制定者来清理门户了,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家伙都赶出去,我们消费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好产品。这是一种进步,一种对“良币驱逐劣币”的强行干预。

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事儿充满了黑色幽默。你看,我们花了这么多年,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后发现评判一辆混动车牛不牛逼的核心标准,居然还是它在当油车开的时候,省不省油。这简直是一个轮回。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修炼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内功心法,最后参加武林大会,裁判说,比赛项目是“扎马步”。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破政策解读得跟修仙渡劫似的,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讲真,这比看原文那堆数字有意思多了,不是吗?

这个新规,影响最大的会是谁?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还在用老旧技术,靠着价格优势和绿牌资格苟延残喘的二三线品牌。他们的研发底子薄,船小也怕浪大。天道一变,他们可能连重新修炼的资源都没有,直接就神魂俱灭了。

而对于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头部玩家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压力测试,甚至是一个机遇。他们的技术储备相对雄厚,DM-i、雷神、Hi4这些系统,本身就在馈电油耗和纯电续航上比较卷。新规等于帮他们把那些不入流的对手给清理出去了,剩下的都是高手过招,虽然更残酷,但也更纯粹。

当然,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相信,新规出来后,车企的工程师们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应试教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规则的框架内,找到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点。也许,一种新的“考试专用车”又会被发明出来。但能过,就是能过。

不过,也有一些品牌,它们超然物外,仿佛自带“无敌结界”。比如特斯拉,它压根不玩混动,纯电一条路走到黑,这政策跟它无关。再比如奔驰,你觉得买奔驰S级插混的人,会在乎那点车船税吗?人家在乎的是那个三叉星徽能不能在停车场里发光。这种基于品牌玄学的信仰,是任何技术参数都无法撼动的。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三部委掀桌子:不装了,摊牌了,谁的“伪混动”时代结束了?-有驾

写到最后,我发现一个残酷的真相。这场由政策引发的汽车圈“黑暗森林”大逃杀,看似是为了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但它最终筛选出来的,可能并不是技术最牛逼的,而是最会“考试”的。就好像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是高速公路,而是“老头乐”横行的菜市场。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没用。

所以,这个新规的真正意义,不是设定了一个技术的天花板,而是划定了一个生存的角斗场。它告诉所有人:不要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不装了,摊牌了,接下来,要么拿出真东西来卷死同行,要么就被同行用真东西卷死。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车企的PPT又要重做了,营销部门的预算又要加大了,而我们消费者,大概率又能看到一波为了清库存而“血亏”大甩卖的“旧时代”插混车了。

就问你,香不香?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