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混动谁更省?老司机实测:选错多花几万元!

这新能源汽车的“油电混合”技术,究竟该怎么选?

是该奔着那“纯电体验优先”的增程式,还是更看重“全场景效率优先”的混动?

这个问题,简直像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赛,各家都有各的理。

笔者作为一名在汽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今天就给您来一次深度剖析,让您心里明镜儿似的。

一、 别再被名字迷惑了!

增程式和混动,到底有啥不一样?

您是不是觉得,这俩名字听着都挺“混合”的,其实不然!

它们就像是亲兄弟,长得像,但性格迥异。

增程式,它是个“电老虎”,偶尔喝点油

增程式,顾名思义,就是要“延长续航”。

它的核心玩法是:车轮子全程由电动机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就像一个“移动充电宝”。

您在城市里开,它就能像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零排放。

一旦电量不足,发动机就会启动,给电池“回血”,剩余的电还能继续驱动车辆。

这就像是给您的手机配了个超大充电宝,再也不怕出门没电了!

理想L系列、问界M5/M7这些车,就是典型的代表。

它们发动机的热效率能达到41%,配合40kWh以上的大电池, CLTC综合续航轻松破千公里,这续航能力,简直是长途旅行的福音!

增程混动谁更省?老司机实测:选错多花几万元!-有驾

混动,它是个“多面手”,油电它都行

混动技术就更“能耐”了,它有两大分支:并联式和混联式。

并联式:发动机和电动机像两个搭档,可以一起发力,也能各自为战,驱动车轮。

本田的IMA系统就是这么干的。

混联式:这更是集大成者!

像丰田的THS、比亚迪DM-i,它们利用精密的行星齿轮组,实现了动力“分流”。

发动机既能发电,又能直接驱动车轮,还能给电池充电。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总指挥,能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调度各种兵力。

就拿比亚迪秦PLUS DM-i来说,亏电油耗仅3.8L/100km,纯电能跑120公里,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这油耗和续航的平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增程混动谁更省?老司机实测:选错多花几万元!-有驾

二、 驾驶体验大比拼:谁是真正的“平顺之王”?

开过增程式的车,您会发现,那种全程纯电驱动的感觉,太美妙了!

没有发动机介入时的“闯动”,车内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得极好。

问界M5在馈电状态下,车内噪音能控制在53dB以内,您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接近纯电车的静谧。

混动技术呢?

虽然发动机在高速或馈电时也会介入,但现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比亚迪DM-i在70km/h以上时发动机介入,但通过智能算法的优化,那种介入感已经非常微弱,您甚至很难察觉。

三、 谁更省钱?

从购车到养车,算笔细账!

这买车养车,钱可不是小数目。

购车成本:增程式,为何“贵”一点?

增程式车型,因为它需要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普遍40kWh以上)和一套复杂的增程器系统,所以在同级别车型中,价格通常会比混动车型高出2-5万元。

比如,理想L7的起售价就达到了30.18万元,而比亚迪唐DM-i的起售价则在22.98万元。

增程混动谁更省?老司机实测:选错多花几万元!-有驾

养车成本:长期来看,谁是赢家?

以5年10万公里的使用周期为例,增程式车型的总花费(包含电费、油费及保养)大约在6.8万元。

而混动车型则约为5.2万元。

虽然混动车型因发动机直驱更多,保养项目可能稍多,但增程式车型维护项减少了50%,日常只需关注电池和增程器的状态。

政策红利:牌照和税费差在哪?

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都能享受新能源牌照政策,免购置税,这可是实打实的优惠。

而油电混动车型则需要缴纳购置税,并且使用蓝色牌照。

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增程式车型的牌照优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四、 场景决定选择:您的用车需求,决定了最终答案

增程式:适合“充电自由”或“长途侠”

如果您家充电方便,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增程式简直是量身定制。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里程焦虑”,只要能加油,就能一直跑。

城市通勤用电,长途用油,完美平衡。

笔者经验告诉我,日均通勤80公里以内,且每年长途出行不超过三次的用户,搭配家用充电桩,年电费能比混动车型节省40%!

混动:适合“高速达人”或“充电困难户”

如果您经常跑高速,或者充电条件实在不方便,混动技术会是您的不二之选。

以网约车司机为例,年行驶里程超10万公里,充电时间有限,混动车型在全工况下的能效优势,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而且,像丰田THS这类混联式架构,经过20多年的技术迭代,全球销量超2000万辆,这可靠性,您大可放心。

增程混动谁更省?老司机实测:选错多花几万元!-有驾

五、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下的新格局

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飞跃(固态电池已在路上)和增程器效率的提升,增程式车型的纯电续航和油耗表现会更加出色。

而混动技术则会朝着“高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本田的i-MMD系统,已经实现了48V轻混与高压电机的完美结合,动力分配更加精准。

市场层面,到2025年,中国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普遍将突破100公里。

欧洲市场也正朝着“前油后电”的四驱架构转型。

这场技术之争,归根结底是“纯电体验优先”与“全场景效率优先”的路线博弈。

笔者的建议是,选择哪款车,关键看您自己的充电条件、驾驶习惯和预算。

充电便利、追求静谧平顺驾驶的,增程式是个好选择;经常跑长途、看重全场景经济性的,混动更值得考虑。

这就像古人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匹“千里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