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

比亚迪还特别补充了一句,他们现在正跟150家欧洲供应商进行认证,强化本地供应链,说白了,就是要把“欧洲制造、欧洲销售”这事儿做实,摆明了是要安抚市场和投资者的心。

紧接着,匈牙利这边的政府也坐不住了,国家投资促进署署长伊斯特万·尤在7月22日就在社交媒体发文,直接喊话说关于比亚迪要变卦的消息是“假新闻”,还配了照片对比,左边是比亚迪土耳其工厂的空地,右边是匈牙利工厂快完工的样子,这一对比,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尤的发言火速在社交圈里发酵,政府的表态和比亚迪的自证一起,让外界对路透社报道的真实性起了疑问,尤其是考虑到比亚迪刚刚决定把欧洲总部也设在匈牙利,怎么看都不像要缩减计划的样子。

更有意思的是,匈牙利政府随后又发声明,说比亚迪坚定选择匈牙利,强调双方谈了224轮才定下这桩大买卖,这种细节,透露出双方的博弈和合作其实早就很深了。

类似的风波也不是比亚迪独有的烦恼,最近好几家中国企业在匈牙利遇到外媒负面报道,企业都出来否认,就像宁德时代被传要推迟德布勒森工厂二期投资,结果人家很快就澄清,根本没搁置,技术和投资方案还在推进,强调要做低排放高能效的工厂。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欧盟这边也没闲着,2025年3月它还对比亚迪塞格德项目启动了调查,只不过到现在都还没实质动作,这种调查悬着不落地,本身也会让外界产生各种猜测和不安。

回到比亚迪本身,2023年12月就官宣要在匈牙利塞格德投建欧洲首座乘用车工厂,总投资45亿美元,初期年产能15万辆,最终要做到年产30万辆,生产Atto 2、Atto 3、Dolphin这些主力车型,欧洲市场是主攻方向,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一辆新车就要下线。

与此比亚迪还宣布要在匈牙利科马罗姆投建电动公交车工厂,年产能1250辆,这一系列动作,摆明了是要把匈牙利变成欧洲战略中枢,欧洲总部和工厂都定在这儿,分量不言而喻。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到了2025年7月,比亚迪又宣布要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乘用车工厂,选址西部曼尼萨,计划2026年底投产,年产能15万辆,还带着研发中心,预期能带动5000个就业岗位,这步棋很有意思。

土耳其虽然不是欧盟成员,但和欧盟有关税同盟协议,比亚迪把欧洲第二座工厂放在这儿,显然是在规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7%惩罚性关税,叠加基础税率,进口车税率高达27%,不本地化,成本压力太大。

比亚迪这么急着推进欧洲本土化,说到底还是被欧盟的高关税和贸易壁垒逼出来的,这其实也是中欧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一边是市场准入压力,一边是产业升级的机会,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明面化。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站在比亚迪的角度,这场“舆论战”其实比纯粹的商业竞争还难打,外媒的负面报道、欧盟的调查、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反击,错综复杂,每一步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

匈牙利政府和比亚迪的配合很有默契,面对外部质疑,政府官员亲自下场辟谣,企业高层快速回应,信息透明度很高,试图用事实和数据来稳定市场信心,这种做法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很有必要。

这种明面上的表态和实际操作之间,往往还有很多看不到的博弈,比如供应链能不能如期跟上,产能爬坡是不是顺利,外部政策有没有变数,这些都需要持续观察。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比亚迪的欧洲扩张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政策、关税、舆论、供应链,每个环节都有变数,企业要想扎根欧洲市场,光靠表态不够,还得有实打实的本地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外部环境越是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和政府的信息联动就越重要,市场、投资者、消费者都在看,比亚迪如何应对这些压力,能不能兑现既定目标。

现在的局面,其实是中资企业全球化过程中一个缩影,一边是庞大的市场机遇,一边是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在风口浪尖上稳住阵脚,是比亚迪,也是所有中国制造企业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比亚迪回应:匈牙利工厂建设进度符合预期,产能不变-有驾

比亚迪塞格德工厂距离正式投产只剩下几个月,欧洲总部也刚刚落户,土耳其工厂计划也在推进,官方和企业都嘴硬说没问题,外部不确定性还在发酵,这场博弈,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各方的表态和行动,像是在下棋,每一步都藏着后手,等到年底第一台欧洲造比亚迪下线,才算揭开新一轮竞争的帷幕——这中间还会有多少波折,没人能提前剧透。

匈牙利工厂风波背后,比亚迪欧洲攻防战全纪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