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就谈点个人的理解,顺便插点自己平时的观察或猜测。
你知道我一直觉得,买车这事嘛,跟买菜差不多。不是说便宜的就一定不好,只是不同价位的东西,功能和材质差别明显。像风云T11,17.99万这个价格线,能买到的确算不错了。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性价比还算过得去。
但你要说跟向往S9比,确实就像mathrm不同的阵营——一个偏实用,一个偏科技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T11用的是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39.92度,算是比较普通的配置。就像是家里买个一般的洗衣机,日常洗衣绰绰有余。而向往S9用的可是宁德时代的44.5度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有时候我在想,买车用的电池,究竟是不是越大越好?
我估摸着,看着这两个电池的差别,价格差距可能得在三到四万左右。你说,爆燃担心是个事。虽然有车友说三元锂容易炸,但实际上还是得看封装工艺,好的封装就像煎蛋一样,不能一不留神就炸。
当然也有人会说,三元锂低温表现更好,能跑得远。这个我没细想过的——没错,是个物理属性。但用料和工艺,才是关乎安全与性能的关键,对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
谈到智驾,这个就像两辆车配了不一样的天线。华为ADAS 4.0,确实能把S9推到国内智驾第一梯队。相比之下,风云T11猎鹰700的智驾,也就是个入门级别,可能还不到你得带个导航仪的程度。
我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说:这智驾体系就像小时候用的导航,勉强还能用,但远没有iPhone的导航那么顺。鸿蒙智行车队的规模在扩大,软件调校也在更成熟,走得越远越稳当。
你会不会发觉,智驾再牛,空间真正影响乘坐的体验?
空间差异明显。T11轴距比S9多了19公分,对于后排第三排的空间影响特别大。那20公分,搭在腰上都能感觉到,不一样的舒适。
底盘方面,T11明显占优势,你说广汽的老底盘,能跟新系列的前双叉臂比?当然不一样。
你知道我想问:如果预算有限,是不是花多点钱,买个空间大点的车更划算?
(这段先不砍,看后续怎么说)
说到用料,价格真是个拉锯。你试试对比,同价位的T11跟向往S9的丐版,材料差距就像你用土豆和牛排来比喻。
比如车门用料,内饰用料,甚至座椅的皮革,一看就有差距。但我也得承认,这确实看得见的差别——如果你是个实用派,看性价比,那T11已经够了。
反倒是个理性的人会觉得:厂商舍不舍得下本,才决定了用料的优劣。
比如我之前写秦PLUS,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出现问题,心里就咯噔一下。你是不是也觉得,电池稳定性就是最基础的安全感?
其实我在想:在电池这块,真的是越贵越安全吗?
估计不一定。便宜的三元锂,如果封装得好,安全性也可以令人放心。
——有点扯远了(这段其实先按住)
倒是有个有趣的细节。刚才我翻了几张相册,看到朋友在车内拍的照片。那个月光打在仪表盘上,微微发光,角度对了,甚至能看到华为字样。那一瞬间,我心里就觉得:科技感,真是个香饽饽。
你觉得呢?
在未来的几年里,智驾和用料,哪个会变得更重要?
反正我自己看,技术再牛,空间和安全,才是实际用车最落地的地方。
我倒是想问一句:你会不会觉得,像T11这么大空间、配置还不错的车,预算不到20就能拿下?还是说,你心里一直在等更大牌的车型呢?
(这个开放式的问题,留给你自己思考了,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