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

最近这大半年,高速上的事故新闻真的是一个接一个。你随便刷个短视频,都能看到几十辆车撞成一团、现场惨不忍睹的画面。特别让人扎心的是,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现在拿驾照的怎么都这么猛",还有人吐槽"十年驾龄的老司机竟然也翻车了"。

你知道吗,那些出事的司机有多少人拿驾照超过五年?答案会让你吓一跳。前段时间广西深南高速兴业县路段就发生过一起五车追尾的事故,一下子死了两个人,伤了三个。现场的监控记录显示,这些车之间的距离根本不符合规定,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是零距离,说白了就是贴在一起开。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有的司机觉得自己开了十来年车,怎么可能翻车,于是就开始"见缝插针",仗着自己反应快,在车流里钻来钻去。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另一个事件。二月初的时候,河南濮阳的S26高速台前黄河大桥那儿,天气不好,能见度特别低,路面还湿滑,结果一下子就是几十辆车相撞,场面简直是一塌糊涂。那时候就有交警在现场分析事故原因,结果发现大多数司机都没有保持法律规定的安全距离。

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有驾

你想想,我们开车前面都要考科目一吧?那时候教练就给你讲过,高速上100公里时速以上要保持100米的距离,这是法律规定,写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的。可就有一些开了多年车的人,觉得这些规定是给新手看的,自己早就超越这种低级的操作了。殊不知,这看似"怂"的操作,恰好是保命的关键。

真正的高手是怎么做的呢?就是老老实实地保持安全距离,变道前至少看三秒后视镜,打上转向灯,确认后面没有来车才动。遇到大货车的时候,主动拉开距离,不跟在后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大家伙什么时候会来一脚急刹。看起来很谨慎,很没意思,对吧?但正是这些"怂"的操作,让真正会开车的人在高速上活得最久。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保持这么远的距离,我告诉你原因。当你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每秒钟走的距离就是27米多。如果前面车突然刹车,你的反应时间再快也得半秒钟,这半秒钟你已经往前走了十多米。然后你要从油门切到刹车,再从刹车踩下去到车真的停住,这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七八秒。所以你算算,百来米的距离根本就不算多。如果你像那些觉得自己技术好的人一样,只保持十来米的距离,那就不是开车,那就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越来越多拿了驾照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司机,开始对这些规定产生了"免疫"。他们觉得自己的反应速度快,车感好,能在危险发生前躲开。但现实就是,每一次出事故的人里面,都有这样的"老手"。这说明什么?说明技术根本不是决定因素,规则才是。你遵守规则,好好保持距离,百分百比那些仗着手艺好而去"玩花样"的人更安全。

"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

如果说安全距离是被动防御,那预判就是主动防御。你知道真正的老司机和一般司机之间的区别在哪儿吗?不是谁的方向盘打得快,也不是谁踩刹车用力大,而是谁能提前看到危险,提前做准备。

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有驾

还记得前面说的那个河南事故吗?为什么有的车能及时躲避,有的车直接就撞上去了?关键就在于有没有预判路况的能力。前面的路开始有积水反光了,这是个信号,正常的司机看到这个信号就会提前轻踩刹车,把速度降下来。但很多司机呢,眼睛就死死盯着前面那辆车,前车还在跑,他就跟着跑,前车突然刹车,他才醒过神来,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为什么新手常常看起来比"老油条"更安全。新手怕,他们会观察前面的路况,会提前减速,会给自己留时间反应。而那些自称"车技稳如狗"的老司机,往往是看不到三个车头以外的东西,眼睛和脑子都被"我的反应很快"这个想法给堵住了。

预判能力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能看懂路在"说话"。比如说,天气预报说有雨,你上高速的时候就主动把速度降到限速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就是第一层预判。再往上走一层,你看到天空远处乌云特别黑,虽然现在还没下雨,你就已经打开雾灯、降低速度了,这是第二层。最高级的预判呢,就是你能看懂前面的车在"想什么"。

举个例子,你在高速上开车,发现前面两辆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后面那辆车还在频繁地变道,这说明什么?说明后面那辆车的司机可能急着赶时间,或者脾气特别急躁。正常人会怎么做?会马上向右变道,离这两辆车远一点,因为你知道接下来可能会有碰撞。这个预判救了你,让你从一次潜在的事故中躲了出来。

再比如高速匝道口,正常人是到了出口才开始打灯变道,但真正有经验的司机呢,在离出口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就开始往右边靠。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有些车的司机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快要错过出口了才突然想起来要出去,这时候会来一脚急刹甚至急打方向盘。你要是离他近了,就只能跟着倒霉。但你要是早早就靠到右边,这些突发状况就和你没关系了。

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有驾

现在的车里都装的有各种辅助驾驶的设备,有的还有什么主动巡航、防碰撞系统之类的。但说实话,这些东西都不如人脑厉害。为什么?因为车的传感器看的是前面的情况,而你的眼睛和脑子能看的更远,能思考。你能通过前面几辆车的制动灯亮灭的频率,判断出前面可能堵车了。你能通过路边的植物、标志牌的位置,判断出这条路是不是在上坡或者下坡。真正的老司机,眼睛就像扫描仪一样,往左看一眼,往右看一眼,看远处,看脚下,三百六十度地观察周围三辆车的动态。这才是真正的"马路读心术"。

技术好不如心态稳?急躁司机才是高速上的"移动炸弹"

现在咱们来说一个很扎心的事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驾龄长的人反而更容易出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态。你的技术再好,心态不稳,照样翻车。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高速上开着你的车,突然一辆车从你右边窜过来,贴着你的车身变道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样?大多数人都会来一脚急刹,心想"这个沙比司机",然后脾气上来了。有的人甚至会追上去,想着要教训一下这个司机,甚至加速超车,然后在前面强行制造堵车局面。你是不是见过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心态不稳的表现。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觉得前面的车开得太慢了。你的车性能好,你的驾驶技术在你看来"没有对手",所以就开始频繁地变道,试图超越尽可能多的车辆。每超一辆车,你就觉得自己很牛,直到有一天,你的超车动作碰到了一辆你判断失误的车,或者你的快速变道惹怒了别人,对方也变道来"较劲",最后几辆车就这样彼此"较劲",就会导致追尾。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数据。交通部门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高速上出事的司机,几乎都承认自己"当时有点急"。急着赶时间的有,被别人加塞后来气的有,就是觉得别人开得慢想去"教训"对方的也有。这些急躁的情绪,最后的代价就是生命。

你知道为什么新手虽然技术不如老司机,但出事的概率却更低吗?就是因为新手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他们开得很慎重。而老司机呢,恰好相反。开了十年二十年的车,人就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能控住"任何局面。但真正的事故往往就是在这种自信心爆表的时候发生的。

高速驾驶中心态稳定意味着什么?首先,就是被加塞的时候你不生气。有的司机被加塞了,马上就来气,要不就急刹,要不就追上去。但真正的高手就很淡定,稍微轻踩一脚刹车,让出那个位置,这样的话,一分钟的路程可能要花十分钟,但你活下来了。其次,就是遇到堵车的时候,你不频繁变道。你知不知道有一个数据?频繁变道的车辆,平均通行速度反而要慢。为什么?因为你变一次道,就要减速,观察,打灯,完成变道,再加速,这一套动作下来,你的车速反而更慢了。最后,就是真的出事故了,你知道怎么做。你不是马上下车去和别人吵架,而是打开双闪灯,自己要下车就从驾驶室的一侧下车,然后赶紧走到护栏外面,再处理事故。因为在高速上,最危险的不是你前面的那个事故,而是后面来的车如果注意不到你,就会再撞上来。

预判才是隐藏技能?老司机都不知道的马路读心术?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有驾

这就是心态和技术的本质区别。技术能让你在正常情况下开得很顺,但心态才是决定你在危急时刻能不能活下来的关键。很多老司机就败在这一点上,他们觉得自己的反应快,所以什么都不怕,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高速上有的时候反应快都救不了你。比如一辆大货车突然失控,比如前面几百米处突然发生了重大事故导致大堵车,比如对面来了一辆逆行的车,这些时候,你再快的反应也只能祈祷了。但如果你的心态足够稳定,你会保持足够的车距,会提前做好预判,有的时候就是这些事情都能躲掉。

网友吵翻了!这些开车问题你中招了吗

前段时间,五菱缤果S这款新车上市以后,网络上关于开车的讨论一下子就火了。有人说自动挡车更安全,有人说手动挡才是真正的驾驶,有人说市区开快了才是好司机,也有人说龟速开才是安全的做法。这些讨论里有对有错,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首先第一个问题,网上吵得最凶的就是:市区开车慢悠悠的才是好司机吗?有的人说对,因为慢就安全。有的人说错,因为慢了反而堵车,而且容易让后车着急。那真实情况是什么呢?真实情况是,市区开车最重要的不是快不快,而是匀不匀。你要是限速六十,你就稳定地跑五十五到六十之间,不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这样其他车都能提前判断你要做什么。但反过来,如果你限速六十,却跑到三十多,然后又突然加速跑到七十,这样的话,后面的车就没办法判断你要干什么了,反而容易出事故。

有一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就是快车道低速行驶引发的追尾比例特别高。为什么?因为高速公路的快车道或者市区的快速通道,大家都默认会按照限速或者接近限速的速度开。结果你在快车道上却开三十多,后面的车根本反应不过来,冰不住就直接撞你了。所以啊,开车不是说你开得慢就安全,而是要和整个车流的速度同步。

第二个问题,自动挡车是不是就不用学预判了?有的人说自动挡车反应快,所以不需要预判,踩急刹就行了。这个说法太错了。首先,自动挡车虽然不需要换挡,但刹车系统和手动挡是一样的。其次,自动挡车在雨天一样会打滑,在山区一样有制动衰减的问题。很多自动挡车的事故,就是因为司机觉得自动挡很先进,就可以不用提前松油门减速,结果在雨天的急弯上,车突然开始飘,想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啊,自动还是手动,都得学会预判,都得知道在什么时候要提前减速。

第三个问题,新手就该躲着开吗?有的人说新手最好别上高速,容易出事故。但我要告诉你,真实情况恰好相反。新手虽然技术不如老司机,但如果他们严格按照规则开,他们的安全系数反而很高。为什么?因为新手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他们会保持足够的距离,会按照限速开,不会逞强。新手按规矩开,往往比那些开了十年车却觉得自己"能控住"的人更安全。所以,与其说新手不该上高速,不如说新手的开车态度其实是所有司机都该学习的。

还有人问,频繁变道是不是更快?这个问题也经常被讨论。结果是什么呢?根据大量的实测,频繁变道的车辆平均通行速度反而会更慢。因为每一次变道,你都要减速、看后视镜、打灯、完成变道、重新加速,这整个过程下来,你在路上花的时间反而更多了。有的司机能快速变道好几次,觉得自己很牛,最后反而没有稳稳开一条道的人走得快。这就是数据告诉我们的事实。

关于超速,有的人说只要自己车技好,超速也不会出事。这个逻辑就有问题了。高速限速就是一百二十,这个数字是怎么定出来的?是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包括轮胎的抓地力、刹车的制动距离、高速公路的弯道情况等等。你非要超速,就等于说你觉得你比那些制定规则的专家更聪明。而且,真实的事故往往就发生在那些超速的车上。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差,而是因为超速的时候,预留的安全距离根本不够,反应时间也不够。

会开车的人,都是"胆小鬼"!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讨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最会开车的人,往往看起来很"怂"。他们保持那么远的距离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前这么早减速?他们为什么不敢随便超车?因为他们知道,开车不是比谁胆大,而是比谁活得长。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那些在高速上"飙车"的人,也不是那些频繁变道、频繁超车的人,而是那些把"安全"刻进骨子里的人。他们不逞强,不赌气,不侥幸。他们永远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永远都做好了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案。

你看那些出过大事故的司机,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话:"当时我要是听从了妻子的劝告,慢一点就好了",或者"当时我要是按照规定保持距离,就不会出这事了"。没有人出事以后会说:"哎呀,当时我不应该这么安全,我应该胆子更大一点。"

所以啊,如果你要问真正会开车的人有什么特征,答案就是三点。第一,他们就是这么"胆小鬼",老老实实地保持安全距离,不管路上再堵、再急,都坚持这个习惯。第二,他们能提前预判,眼睛在不断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其他车的动作,心里早就在演算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第三,他们的心态特别稳定,不会因为被加塞就生气,不会因为前面的车开得慢就去"教训"人家,再急的事情都不值得去赌自己的命。

现在的问题是,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这三点呢?应该不多。大部分人就是开了两三年车,就觉得自己是"老司机"了,然后就开始放松警惕,就开始相信自己的"反应快"和"车感强"。这些人最后的下场,就是在某个平常的日子里,因为一个看似很小的疏漏,突然间就出了大事故。

下次你开车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今天有没有保持好安全距离?我有没有提前观察前方的路况?我有没有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做那些危险的超车动作?如果这三点你都能做到,那恭喜你,你已经比高速上百分之九十的司机都更安全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能把自己完完整整地送回家,能够一次一次地看到夕阳,能够一次一次地抱到你爱的人。

这就是开车的意义,不是比谁快,不是比谁猛,而就是平平安安,一趟一趟地来回走。真正的赢家,就是那些永远活着的人,永远活着回家的人。你就是那样的人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