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

现在汽车市场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人突然都想买一台看起来方方正正、很硬派的SUV。

手里的预算不算多,大概在15万上下,但心气儿却很高,希望这台车既能在城市里代步,又能拉着自己和家人去野外撒欢。

这就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多车主买完车之后才发现的烦恼:花了钱,买回来的车到底是个能干活的实力派,还是一个光有样子的“花架子”?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对消费者心思的精准拿捏,哈弗大狗和捷途旅行者这两台车,就是摆在大家面前最直接的两个选项。

我们先来看看这股“方盒子”热潮是怎么回事。

有数据统计,就在去年,那些带四轮驱动功能的城市SUV,销量一下子涨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五,这个数字很惊人,说明大家对“去野外”这件事的向往是实实在在的。

但是,另一组数据就有点让人笑不出来了,这类车型的退车率也跟着涨到了百分之十八。

这就说明,很多人是一时冲动下了单。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他们在手机上看到各种宣传,被那些很高的离地间隙、听起来很厉害的差速锁之类的参数给吸引了,觉得买了这车自己就能成为越野大神。

可真把车开回家,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才体会到现实的骨感。

硬派车为了支撑车身,底盘通常都调得比较硬,过个减速带都感觉车在跳;方向盘为了提供更清晰的路感,转起来也比普通家用车沉;再加上车身重、风阻大,油耗自然也低不了。

一年到头可能都去不了一次真正需要越野的地方,但每天在城市里开着,这些缺点却在时时刻刻地提醒你,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正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哈弗大狗和捷途旅行者应运而生,它们俩给出的解决方案截然不同。

捷途旅行者一出来,就大力宣传自己有拖挂房车的资质,还能选装原厂的涉水喉,整个宣传风格就透着一股“精致”和“潮流”的味道。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它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就是那些刚刚开始接触户外生活,喜欢在周末去风景好的露营地搭个帐篷、煮杯咖啡的年轻群体。

对这些人来说,车子的性能可能不是第一位的,但车子本身必须得有范儿,能成为拍照发朋友圈时的最佳背景板。

捷途很懂这种心理,所以它给足了这种仪式感,让车主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都跟着高级了起来。

哈弗大狗走的则是另一条路,显得更加务实和老道。

它没有在那些花哨的配置上大做文章,而是悄悄地把价格降了下来,让一台带四驱系统的“方盒子”车,十二三万就能拿下。

这一招非常精准,直接打中了市场上最庞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就是那些什么都想要一点的“中间派”。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他们既喜欢硬派的外观,又不想在日常使用中断送舒适性和经济性;他们心里也藏着一个越野梦,但这个梦可能只是周末去个郊野公园走走土路,而不是真的去挑战无人区。

哈弗大狗用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价格告诉这部分消费者,不用再纠结了,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你想要的样子和一定的越野能力,我都能给你,而且还不贵。

那么,抛开这些市场定位和宣传策略,这两台车的真本事到底差在哪里?

核心就在于它们的四轮驱动系统。

捷途旅行者用的是一套来自博格华纳的适时四驱系统,这套系统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省油,都是以前轮驱动为主。

只有当电脑检测到车轮打滑,比如在雨雪天或者泥泞路面上,它才会迅速地把一部分动力分配给后轮,帮助车辆脱困。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可以说,它就像一个城市里的保安,能处理一些常见的突发状况,保证日常行驶的安稳,但你不能指望它去执行什么高难度的任务。

如果你真开着它去玩那种前后对角线车轮悬空的交叉轴路况,它大概率会力不从心。

哈弗大狗的四驱系统则要强悍一些,它不仅反应速度更快,在顶配车型上还多了一把后桥差速锁。

这个差速锁的作用,就是在一个后轮失去抓地力空转时,能把动力强制分配给另一个有抓地力的车轮,脱困能力直接上一个台阶。

在北京周边的越野爱好者圈子里,有个叫老掌沟的地方,是检验车辆越野性能的经典场地。

哈弗大狗开过去,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的硬派越野车,但完成交叉轴这样的项目还是比较轻松的。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这就说明,哈弗大狗的能力上限更高,它能带你去更远、路况更差的地方。

所以你看,这两套四驱系统,正好对应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捷途旅行者更适合那些把车当成社交工具,主要活动范围在城市和周边成熟景区的用户;而哈弗大狗则更能满足那些真正想利用周末去探索未知,对车辆脱困能力有实际需求的用户。

除了四驱系统,一些设计上的小细节更能体现出厂家造车的思路。

比如哈弗大狗的接近角,也就是车头能爬上多大角度的坡而不被卡住,厂家公布的数据其实比实际测量的要保守一点。

这不是厂家不诚实,而是工程师特意为车头下方那块最容易被石头刮到的塑料前护板留出了一点“容错空间”,就算刮了蹭了,也不心疼,更不会伤到里面的关键部件。

这是一种很实在的工具车思维。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反观捷途旅行者,数据给得很漂亮,但它的轮眉和车身侧面的塑料护板是一体式的,设计感很强,可一旦在狭窄路段不小心蹭到,维修起来就得整块更换,费用自然不低。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优先考虑皮实耐用,另一个则更侧重于视觉上的整体感和美观度。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于“伪需求”的讨论。

现在信息太发达,很多人买车前都会被各种短视频影响,觉得差速锁、氮气减震这些东西是硬派越野的标配,自己的车上要是没有,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但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专业的配置可能一年都用不上一次,反而增加了日常的油耗和后期的保养成本。

真正有用的,反而是那些不起眼但很贴心的功能。

哈弗大狗对比捷途自由者,15万级方盒子,谁更全能-有驾

比如哈弗大狗高配车型上的越野蠕行模式,在像重庆那样坡多弯急的山路上,对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神器。

开启这个功能后,车辆会自动控制油门和刹车,以一个很低的速度缓慢爬坡或下坡,驾驶员只需要专心控制好方向盘就行,大大提升了安全感。

相比之下,捷途旅行者引以为傲的高通8155芯片车机系统,虽然运行速度飞快,屏幕也很炫酷,但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了用手机支架导航的驾驶者来说,这种流畅度的提升在实际体验中并没有那么明显,远不如一个稳定好用的手机互联功能来得实在。

真正懂行的老司机,还会关注一个更隐蔽的地方,那就是变速箱油底壳的位置。

在越野时,底盘是和地面接触最频繁、也最容易受损的部位,而油底壳一旦被石头磕破,车子就只能趴窝等待救援了。

哈弗的工程师在设计大狗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特意把那台9速双离合变速箱的油底壳位置向上抬高了12毫米。

别小看这一厘米多的距离,在复杂的路况下,它可能就是决定你能否安全回家的关键。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做法,才是一台车敢于宣传自己有“轻度越野”能力的底气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