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亏损超千亿、负债近千亿,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财务数据背后,一场决定生死的淘汰赛已经拉开帷幕。
蔚来创始人李斌坐在镜头前,平静地回应外界对蔚来财务状况的质疑:“蔚来是第一家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达600亿元,但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仅记录400万美元。”
当他说出这番话时,蔚来汽车的累计亏损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净亏损68.9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55%,远超行业70%的警戒线。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背后,巨额亏损成为许多车企无法回避的现实。哪吒汽车累计亏损220多亿元的消息引发关注,但这只是行业冰山一角。
01 触目惊心的亏损现状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创下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亏损纪录。仅2024年全年,蔚来净亏224亿元,相当于每卖出一台车就要承受10万元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总资产981.6亿元,总负债908.5亿元,账面现金仅剩260亿元,而流动负债高达594.9亿元,存在百亿级资金缺口。
小鹏汽车同样面临严峻财务挑战,成立至今累计亏损400多亿元。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营收同比增长141.5%,交付量达9.4万辆,同比增长330.8%,但距离扭亏为盈仍有距离。
即便是跨国车企巨头也难以幸免。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1%,福特汽车利润大跌64%,奔驰利润暴跌43%。日系车企更为惨烈:本田净利润暴跌87%,日产净亏损高达339亿元。
02 烧钱模式背后的战略选择
巨额亏损数字背后,是车企不同的战略选择。李斌解释称:“蔚来财报里把研发投入计成当期费用,钱都亏在明处。”600亿元的研发投入覆盖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池技术等五大技术领域。
换电模式成为蔚来重要的战略布局,但也带来沉重负担。全国建设的超3200座换电站,单座建设成本达500万元,年运维成本40万元,每年整体网络烧钱数十亿元。
更严峻的是,蔚来新品牌“乐道”L60上市三月后总销量仅1.48万辆,远低于月销2万的目标,且该车型只能使用蔚来三分之一换电站。取消终身免费换电政策更引发老用户信任危机。
03 跨国巨头的集体困境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季,成为全球传统车企的“滑铁卢”。统计显示,14家海外车企中有12家净利润大幅下滑,油车的天花板似乎被彻底掀开。
宝马电动车销量增长28.5%却难抵中国颓势;大众ID系列在欧洲畅销但在中国纯电销量腰斩;保时捷销量大跌。日系车情况更为艰难:日产宣布全球裁员2万人,关停7家工厂。
“很明显,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并非仅仅反映出暂时的利润波动,而是全球汽车行业步入‘结构性再分配’的开场白。”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分析指出,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变革阵痛。
04 盈利者的成功密码
与亏损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中国车企已找到盈利路径。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加100.38%,单季销量突破100万辆,实现“量利齐增”。
理想汽车率先实现全年盈利;吉利汽车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暴增264%;零跑和小鹏汽车也有望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年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李斌近期多次表示,蔚来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他透露:“2025年蔚来将在产品技术、基础建设等方面迎来收获期。”但市场对此持谨慎态度,毕竟蔚来的现金流压力与债务负担不容小觑。
05 淘汰赛加速,谁将出局?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未来五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最后阶段。“2025-2027年将是残酷的淘汰阶段,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将被市场淘汰;2028-2029年则是晋级赛阶段,幸存的车企将争夺行业领导地位。”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原诚寅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首先要‘活下去’,才能发展得更好。未来中国车企数量必然会减少,因为目前中国车企数量较多,而市场资源有限。”
在这场淘汰赛中,拥有核心技术、健康现金流和清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获得生存权。对于累计亏损已超千亿的蔚来、四百亿的小鹏等车企,2025年将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