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

如果你是特斯拉车主,你可能早就听说过那种可以远程弹开充电口的小玩意,或者是能在几秒钟内“骗开”你家车门的黑科技设备。听上去像是小说里的桥段,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这些设备其实就是用射频信号和蓝牙中继,把你原本信赖的汽车安全变成了“纸老虎”。特斯拉车主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很多人以为,车子的安全漏洞就是那些冷冰冰的技术问题,其实背后更深的,是车企对于安全和便利到底怎么平衡的态度。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你看特斯拉,明明技术很前沿,但为了让用户充电更方便,居然把充电口的开启做得跟“广播”似的,谁有同款设备都能打开。

官方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你到了充电站,插枪就能用,根本不用解锁车门,全程就像刷卡进门一样顺滑。尤其是在中国和欧洲,只要射频对得上,基本哪辆车都能弹开充电口。

甚至还有车主帮别人弹开充电口盖、让计费开始,社区氛围一度还挺热闹。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但这种极致便利,就像把家门钥匙挂在门外。只要网上有公开代码,谁都能做出小工具,让你的车瞬间“门户大开”。

万一有人恶作剧,把异物塞进接口,或者下雨天进了水,后果谁担?还有人碰到过充电口在开车途中自动弹开,差点撞到人。这些意外,其实早就该引起重视。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反观国内的电动车企,比如比亚迪、小鹏等,对安全的考虑就细腻多了。有人车充电口需要按压才能开,有的还加了蓝牙验证,甚至加装橡胶塞,物理防护直接拉满。

比起来,特斯拉那个“无防备”设计真的显得有点太大胆。

更高级的玩法,是“中继攻击”。两台设备,一台在你口袋边,一台在车旁,就能把你的蓝牙钥匙信号“转送”给车子。结果,车以为你人就在旁边,直接把门解锁,发动机启动。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整个过程最快只要十几秒,成本低到千元以内,谁都能搞。这种风险,已经不是遥远的黑客故事,而是每个车主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威胁。

面对这些漏洞,特斯拉的态度却让人有点无语。官方一般都是轻描淡写,“我们知道这个问题,不算重大风险”。

这想法跟他们对充电便利的执念很像——只要体验好,安全问题就能往后放?但安全和便利,真的能这么妥协吗?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其实,特斯拉的数字安全问题不是第一次爆雷。早些年,有研究人员用树莓派复制Model X钥匙,几分钟就把车开走。

更早的时候,第三方软件失误,导致一批特斯拉可以被远程控制,音乐、车窗随便开关。甚至还有软件缺陷,能让车在行驶时熄火。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别的车企遇到类似漏洞,马上升级系统或加密算法,但特斯拉总给人一种“慢半拍”的感觉。

这些安全问题,不只是技术上的短板,更多是设计思路上的惯性。特斯拉太追求“无缝体验”,结果在安全验证上总是让步。

无论是充电接口还是数字钥匙,都是为了前端的流畅感,牺牲了后端的防护。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你看别的品牌,比如福特、现代,遇到中继攻击会升级蓝牙加密,特斯拉却让用户自己去买屏蔽袋,这种“甩锅”真的好吗?

其实,安全和便利根本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智能汽车越发达,用户对安全信任的需求只会更高。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现在市场上的电动车早就不是当年的小众产品,路上每一辆车都牵涉到用户的切身利益。车企要做的不只是技术创新,更要在安全和便利之间找到最稳的平衡。

如果特斯拉真的想赢得用户的心,光靠“酷炫体验”是不够的。也许一个小小的OTA升级,加点加密算法,就能把充电口的物理漏洞堵上。

数字钥匙的安全,也该有更现代的防御措施,而不是让车主自己头疼。

10秒破解特斯拉?简单信号可开充电盖!要体验还是安全?-有驾

最后说一句,智能汽车时代,安全和便利都重要,但安全永远是底线。没有安全的便利,最终只会变成一场“无门槛的豪赌”。

谁都想开得安心,谁都不愿意被技术“背刺”,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