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第三方检测机构

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保障行车安全的基石

汽车信号灯,作为车辆与外界沟通的关键语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是评价信号灯性能的核心环节,它衡量的是信号灯在特定方向上发出光通量的角密度,即人眼所感知到的“明亮程度”。强度不足会导致信号在白天强光或恶劣天气下难以辨识,引发追尾或碰撞风险;而强度过高则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炫目,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依据严格的国家标准(如GB 5920-2019《汽车及挂车 位置灯、示廓灯、制动灯、倒车灯和后雾灯配光性能》)和国际法规(如ECE法规),对汽车信号灯进行科学、准确的发光强度测试,是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及质量监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三方检测机构凭借其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公正裁判的角色,为产品合规上市和品牌信誉提供有力保障。

检测范围

汽车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覆盖了车辆上所有用于传递信号的灯具。主要包括:

前部信号灯: 前位灯(示宽灯)、前转向信号灯、前雾灯。

后部信号灯: 后位灯(尾灯)、制动灯(刹车灯)、后转向信号灯、后雾灯、倒车灯。

侧部信号灯: 侧转向信号灯。

此外,测试对象不仅包括完整的车灯总成,也涵盖独立的信号灯模块以及新型光源应用,如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测试需在规定的电压下进行,并考虑灯具在不同工作模式(如位置灯模式、制动灯模式)下的发光强度。

检测项目

发光强度测试的核心项目是测量信号灯在法规规定的各个特定测试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值,单位为坎德拉(cd)。主要检测项目可细分为:

1. 基准轴线方向发光强度: 测量信号灯在其光学系统设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强度值,这是最基本的性能指标。

2. 特定几何角度发光强度: 根据法规要求,在水平(H)和垂直(V)方向上的多个离散角度点进行测量,例如H=0°,V=0°;H=10°L,V=5°U等,以确保信号灯在广阔视角内均有良好的可见性。

3. 发光强度梯度: 检查相邻测试点之间的发光强度变化是否平滑,避免出现明显的明暗分界线。

4. 色度坐标测试: 虽然不属于强度测试,但通常同步进行,确保灯光的颜色(如红色的制动灯、黄色的转向灯)符合法规规定的色品区域要求。

检测方法

第三方检测机构通常采用暗室法和配光性能测试法,严格遵循标准流程:

1. 环境准备: 测试在暗室或半暗室中进行,背景照度需低于一定限值,以避免环境光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2. 样品安装与定位: 将待测信号灯精确安装在配光测试台上,并使其基准中心与测试系统的光电探测器的接收面中心对准。通过调整测试台,确保信号灯的基准轴线与探测器光轴重合。

3. 供电与稳定: 使用标准电源为信号灯供电,电压稳定在规定值(如13.5V±0.1V模拟车辆行驶状态)。点亮灯具并等待其光输出稳定(通常需几分钟至半小时,特别是对于LED灯)。

4. 数据采集: 控制配光测试台转动,使探测器依次对准各个预定的测试角度。在每个角度点上,高精度光度探头会测量并记录下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值。

5. 数据处理与判定: 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与标准规定的最大值、最小值或梯度要求进行比对,生成测试报告,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检测仪器

实现高精度发光强度测试,依赖于一系列专业仪器构成的系统:

1. 配光测试系统(Goniophotometer): 这是核心设备,由一个可精密控制绕垂直轴和水平轴旋转的机械结构(转台)组成,用于精确改变灯具与探测器之间的相对角度。

2. 光度探头(Luminance Probe): 一种经过严格校准的光电传感器,其光谱响应函数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函数V(λ)相匹配,确保测量结果符合人眼视觉感受。

3. 分布式光度计(或数字成像光度计): 部分高端系统采用CCD或CMOS相机结合软件算法,可快速获取整个光分布场的数据,效率更高。

4. 标准直流电源: 提供稳定、可调且纹波系数低的直流电源,模拟汽车电气系统的供电条件。

5.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计算机与专用软件,用于控制设备运行、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并生成符合规范的测试报告。

这些仪器均需定期送至更高等级的标准实验室进行量值溯源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国际互认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