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车后停9天,方向盘发霉3厘米!看完再也不想碰这车

最近,重庆一位车主遇到的糟心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女士把车洗得干干净净后,因为暂时用不上,就停在了小区的地下车库里。

结果过了9天再去开车,一打开车门人都惊呆了——方向盘上竟然长出了一片毛茸茸的霉菌,最长的都快有3厘米了。

这还不算完,座椅、安全带、后备箱,甚至连空调出风口都没能幸免,整个车厢内部大面积发霉。

洗车后停9天,方向盘发霉3厘米!看完再也不想碰这车-有驾

这场景让车主直呼“这车都不想要了”,也让屏幕前的广大车主们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担心自己的爱车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隐患。

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好端端的汽车,又不是什么木头房子,怎么会发霉发得这么厉害?

是这辆车质量有问题,还是洗车行操作不当呢?

其实,这口锅还真不能简单地甩给汽车品牌或者洗车师傅。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霉菌这种微生物的“喜好”。

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几个关键条件凑在一起才行,缺一不可。

这几个条件就是:合适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养分,以及一个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

我们再回头看看重庆这位车主的情况,她的爱车可以说是完美地为霉菌提供了全套的“豪华生长套餐”。

首先是水分,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我们平时洗车,特别是那种精细清洗,会用到大量的水。

虽然最后洗车师傅会用高压气枪吹,再用毛巾擦,但很多隐蔽的角落是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干燥的。

比如方向盘皮革的缝线里、座椅海绵的深处、脚垫下方的地毯织物、安全带的编织纤维,还有空调系统的管道内部,这些地方都特别容易残留水分。

这些看不见的湿气,就成了霉菌滋生的第一个温床。

其次是温度。

事情发生在重庆的夏天,重庆作为有名的“火炉”城市,夏季气温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洗车后停9天,方向盘发霉3厘米!看完再也不想碰这车-有驾

即便是停在相对凉爽的地下车库,车内密闭空间的温度也常常能保持在25到35摄氏度之间。

这个温度对我们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闷热,但对于霉菌来说,简直就是最舒适的“恒温孵化箱”,生长速度会非常快。

有生物学研究表明,在这样的理想温度和高湿度条件下,霉菌一天就能生长0.5到1厘米,这样算下来,9天时间长到3厘米,完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再来说说养分。

霉菌吃什么呢?

它可不挑食。

我们车内的环境,对它来说就像一个丰盛的自助餐厅。

我们手上的汗渍、皮屑残留在方向盘上,不小心掉落的食物碎屑,空气中的灰尘,还有皮革、织物本身,这些有机物都是霉菌的“美味佳肴”。

有了吃的,有了喝的,它就能安营扎寨,迅速扩张。

最后就是密闭的环境。

地下车库通常通风效果都不太好,车门车窗一关,车内就形成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世界。

里面的湿气散不出去,新鲜干燥的空气也进不来,湿度会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在重庆那种夏季湿度动辄超过70%的地方,车内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培养皿”。

水分、温度、养分、密闭空间,这四个条件一凑齐,霉菌想不疯狂生长都难。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发霉也就是看起来恶心点,闻起来难受点,大不了花钱去彻底清洗一下就好了。

如果您这么想,那就太小看霉菌的危害了。

洗车后停9天,方向盘发霉3厘米!看完再也不想碰这车-有驾

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感官层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和财产损失。

从健康角度来说,车内发霉是非常危险的。

霉菌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孢子,这些孢子我们肉眼根本看不见。

当我们打开车门,尤其是打开空调时,这些孢-子就会被我们吸入呼吸道。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立刻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皮肤红疹等过敏症状。

对于普通人,长期接触也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家里的老人、小孩或者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生病了,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甚至有引发霉菌性肺炎的风险,这就非常严重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霉-菌在生长过程中还会产生毒素,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的黄曲霉毒素,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毒性极强,长期接触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严重损伤。

每天开着一辆“带毒”的车上下班,想想都觉得后怕。

从车辆本身来说,霉菌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破坏王”。

它的菌丝会像树根一样扎进真皮座椅、方向盘的深处,分泌出酸性物质,腐蚀皮革,导致皮革出现无法修复的色斑、变硬、开裂。

一旦空调系统被霉菌污染,那股顽固的霉味会一直存在,怎么用香水都盖不住。

而且,持续的潮湿和霉菌生长,还有可能腐蚀车内的电子元件和线路,造成功能失灵甚至电路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之前就有车主分享过,为了清除车里的霉菌,花了1500多元去做专业的清洗消毒,如果再算上更换被损坏的内饰件,那费用就更高了。

那么,我们普通车主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糟心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洗车后停9天,方向盘发霉3厘米!看完再也不想碰这车-有驾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主动预防”。

首先,洗完车后千万不要图省事,锁上车就走人。

最好是把四个车门和后备箱都打开,让车内空气充分对流,通风至少二十分钟。

同时,自己准备一块干爽的吸水毛巾,重点把方向盘、座椅缝隙、杯架、门板储物格、脚垫底下这些容易积水的地方再仔细擦一遍,尽可能减少水分残留。

其次,尤其是在南方潮湿地区或者梅雨季节,可以常备一些防潮除湿的小工具。

在车里放几个除湿盒或者竹炭包,成本不高,但效果很明显。

一个除湿盒就能吸收不少水分,让车内环境保持相对干燥。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买个小小的湿度计放在车里,当看到湿度超过60%的时候,就该采取除湿措施了。

对于需要长期停放的车辆,更要注意。

如果停车场环境安全,可以把车窗稍微留出一条小缝,大概3到5厘米,保持空气的微弱流通。

或者每周能抽出十分钟时间,发动一下汽车,打开空调,切换到除湿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让空调系统运转起来,这不仅能给电瓶充充电,还能有效干燥空调管道,防止霉菌在里面滋生。

万一车里已经出现了霉斑,也不用过于恐慌。

如果是小范围的、轻微的霉点,可以自己处理。

但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上N95口罩和橡胶手套。

用75%的医用酒精或者市面上专门的汽车内饰除霉清洁剂,喷在干净的布上进行擦拭,千万不要直接喷在内饰上。

处理完毕后,务必长时间开窗通风。

如果发霉情况比较严重,像重庆车主那样大面积爆发,就不要自己动手了,赶紧送到专业的汽车美容店。

他们有高温蒸汽、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等专业设备,可以进行深度杀菌。

一般处理下来费用在三五百元左右,处理完后,一定记得要把空调滤芯换掉,因为旧的滤芯里可能藏了大量的霉菌孢子,不换掉的话,过不了多久霉菌又会卷土重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