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秦L的问世,让业界对合资车企的前途产生忧虑,不少人揣测究竟是日产率先退场,还是本田先陷入困境。然而这种命运或许会先在豪华车领域上演。毕竟豪华车依靠溢价盈利,销量只要出现些许波动,就可能让车企遭受重创。
从7月1日至7日的周销量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已十分显著,理想和问界的销量不仅超越特斯拉,还已接近宝马。在瞬息万变的豪华车市场,谁能笑到最后,销量榜单会给出真实答案。
销量排名首位的是大幅降价的奔驰(1.31万辆)。对比去年7月奔驰6.68万辆的销量,即便简单换算也能看出其颓势尽显。考虑到奔驰近期动辄降价20万的大幅优惠,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面对急转直下的市场局面,奔驰并未坐以待毙。
奔驰下一步的重点是推进纯电动转型,将希望寄托于明年推出的CLA概念车,其亮点在于全自研的MB.OS车机系统与L3级智能驾驶。但此前EQ系列错误采用油改电策略,严重损害了奔驰的纯电动形象,能否实现逆转仍是未知数。
位列第二的是同样大幅降价的宝马(1.19万辆)。说来颇具趣味,去年宝马宣布放弃低端车型时,人们以为十几万能买宝马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可没想到时隔不久,宝马反而对原本价格更高的车型进行打折促销。尤其是电动车领域,有经销商透露,原价35.39万的宝马i3,价格腰斩至17.95万仍难以售出,状况令人堪忧。
从车型结构来看,宝马的销量主力3系和5系都在呈现销量下滑态势,面临的危机不小。在转型方面,宝马与奔驰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明年即将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研发难度极大。
排在第三的是急于寻求合作的奥迪(1.08万辆)。奥迪的困境无需多言,其原本就依靠低价策略生存,可如今奔驰和宝马都在降价,奥迪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不过好在奥迪较为灵活,清楚自身电动车竞争力不足,于是积极寻求合作。一方面,与一汽合作的纯电动工厂已在长春建成;另一方面,正与上汽智己平台洽谈合作,新车有望在明年密集推出,其成功的可能性比奔驰和宝马更大一些。
排名第四的是理想汽车(0.80万辆)。理想MEGA车型失利后,这家车企受到不少质疑。但从后续发展来看,人们其实高估了纯电动市场的发展速度,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混动车型仍将是主流,插电混动车型会逐步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增程式电动车则会争夺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以6月为例,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激增113%。如此看来,理想汽车市场份额的上升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理想汽车后续仍面临纯电动转型的挑战,明年即将推出的3款电动车型M7 - M9压力巨大,同时眼下还需应对即将涌现的众多新增程式电动车品牌的挑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排在第五的是问界(0.79万辆)。问界的销量虽比理想稍低,但主力车型是售价50万的问界M9,利润更为可观。不过展望未来,问界面临的挑战并不比理想少。一方面,随着华为将精力分散到其他“三界”,问界能否保持原有的吸引力尚未可知;另一方面,问界是否会推出轿车车型,若推出是否会与其他“三界”车型产生竞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看华为如何协调了。
其他品牌的表现方面,紧随其后的特斯拉(0.65万辆)颓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未进行降价,且此前裁员导致销售团队受损,使得今年以来销量一直未见起色。尽管特斯拉近期进入了采购车名单,但仅靠这一点恐怕难以扭转销量颓势,预计下半年会进行大幅降价。
再往后的蔚来(0.53万辆)和极氪(0.38万辆),终于稳定进入销量榜单。而雷克萨斯(0.33万辆)已尽显疲态,有消息称,这家始终不愿在我国进行量产的车企,最近也计划在上海建厂。
沃尔沃(0.24万辆)则属于低调发展,其产品实力确实较为一般,却不知为何如此畅销,或许是因为凯迪拉克和林肯的车型表现更差。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