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银河发布星耀6这个预售价,7万9千8,我第一反应不是车咋样,而是李书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这不是发布会,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闪电战,目标不是比亚迪秦,目标是整个8到12万价格带的所有生物。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吉利这次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8万块,买一个插混中型轿车,这事儿在两年前你敢想吗?你不敢想。车企们还在那儿跟你聊什么品牌调性,什么用户共创,什么驾驶质感,一套一套的,结果吉利直接开着泥头车冲进来了,喇叭里放着一句话: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8万块,中型,插混,要不要吧?
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法则在车圈的完美体现。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体面?不存在的。当你还在研究怎么把牛排煎得更好吃的时候,人家直接把厨房炸了,然后给你递过来一包压缩饼干,说,哥们,这个管饱。星耀6就是那块压缩饼干,干巴巴,但真的能让你活下去。
回到车本身,这台所谓的“EM-i雷神AI电混2.0系统”,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特别有赛博朋克的感觉?像不像雷电法王杨永信给你做的电疗?但你必须解构它。它的核心不是什么AI,不是什么智能决策,那都是营销的皮相。它的核心就一句话:用最抠门的方式,帮你省油。
它那个所谓的智能模式,有导航的时候根据路况决定用油用电,听起来很玄学,对吧?本质上就是一个高级点的脚本,预判你前面要上坡了,赶紧给你存点电,知道你要堵车了,就让你用电慢慢蠕行。这玩意儿的关键不在技术多牛逼,而在于它真的能把油耗干到2.9L。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些名词已经免疫了。你跟我聊什么龍鹰一号芯片,什么Flyme Auto,我听着就头大。但我看得懂2.9L的油耗,我算得出来一公里才两毛钱。这就够了。在绝对的低成本面前,一切技术名词都是纸老虎。就像你修仙一样,你管他什么天阶功法地阶斗技,能一拳把对方干趴下的,就是好东西。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的道理,插混技术的终极奥义,不在那些复杂的DHT结构,就在于谁能用最便宜的成本,实现最低的油耗。能过,就是能过。吉利这次算是悟了,开窍了。
再说说驾驶感受。试驾报告里写得非常克制,“转向手感比较轻盈”、“底盘比较柔韧”。翻译过来就是,这车开起来没啥激情,就是个代步工具,舒舒服服把你从A点送到B点。但这就对了。一个8万块的家用车,你跟它谈什么路感,谈什么人车合一?你咋不跟沙县小吃的老板聊米其林三星呢?它的任务就是让你开着不累,坐着不颠,这就完成了90%的使命。
那个后扭力梁悬架,典中典的省成本结构。但坏了菜了,吉利居然把它调得还不错,过坎不跳,变线不晃。这就很魔幻。这就像你点了个外卖,备注里写“多放辣”,结果店家不仅多放了辣,还送了你一瓶可乐。你什么感觉?你感觉占便宜了。星耀6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它没有因为便宜就给你一坨屎,它给你的还是一盘能吃的菜,甚至味道还行。
这他妈的简直是掀桌子!
智能化部分,那个14.6寸大屏,还有实体按键。我跟你讲,这是产品经理被用户骂了多少次之后才悟出来的“道”。之前那帮新势力,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乔布斯附体,取消所有实体按键,把空调调个风量都得进三级菜单。我有时候真的会想,十年后我们开的都会是什么妖魔鬼怪。可能车顶上都得带个螺旋桨了。而吉利这种保留实体旋钮和按键的做法,简直是人间清醒。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喜欢屏幕,但我们中年人,开车的时候真的不想玩“是男人就下一百层”。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吉利这手操作,真的有点不讲武德。它把一个中型车的价格,打到了小型车的区间,用插混的油耗,去降维打击纯燃油车。在这个8到12万的绞肉机里,它不是一条鲶鱼,它是一条开了基因锁的史前巨鳄。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都是轻的。
所以,这台吉利银河星耀6开着到底咋样?重要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用7.98万这个价格,给所有还在做梦的车企一记响亮的耳光。重要的是,它让消费者明白,原来车这个东西,可以不用那么贵。它的产品力本身,就是一份战斗檄文,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更血腥、更残酷、更没有底线的时代的开始。
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台性价比很高的家用车吗?不,我的朋友。你买的是一张战争的门票,是给所有高高在上的品牌玄学投出的一张反对票,是你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这个疯狂内卷的汽车市场最直接的表态。
这种开着自己的选择碾过旧时代尸体的快乐,千金难换。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