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示6款新车,仰望U9超3000匹马力,问界M7大变样,内行怎么评价

工信部公示6款新车,仰望U9超3000匹马力,问界M7大变样,内行怎么评价

01
我这两天刚刷到工信部新一批新车公示。朋友圈一下炸了。
大家都在讨论那几款重头戏。
说人话就是,新势力和传统大厂这次都下狠手了。
有朋友还在问,这些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我觉得,还是得掰开了讲。

02
先说仰望U9。
这个车数据一出来,真有人喊“好家伙”。
四台电机,最大马力超过了3000匹。
啥概念?
简单说,就像一级方程式赛车换上民用皮肤。
但我开过仰望U8。
除了动力暴力,日常其实并不怎么用得到。
你要是城市通勤,3000匹是个数字,但也是个噱头。
动力过剩带来的,是更高的能耗和保养成本。
厂商喜欢堆参数,用户买回来也就偶尔体验一把。
当然,车圈也有朋友专门追求顶尖性能。
但大多数人还是图个安心靠谱。

03
问界M7这次申报了新款。
最大变化,是尺寸夸张加大。
轴距直接多了210毫米。
我自己对轴距很有感。
轴距长了,后排乘坐舒服多了。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时候,在意空间的不止我一个。
不过,空间大有好处,但停车确实更难。
改款车型还有纯电和增程两种,选项更多。
增程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救命”功能。
电池没电了,发动机顶一顶,还能开。
9月这车还要正式发布。
我猜价格还会调整。

04
小鹏开始造增程车了。
X9增程版这次是第一次亮相。
官方说CLTC纯电续航能到450公里。
可综合续航又拉到了1500公里。
这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就是一箱油能跑巨远。
但我以前开过类似的增程车型,电池纯电实际用下来往往没那么美好。
数据是实验室里的,落地有损耗。
不过,有了增程,跑长途确实省心。
老家回城不用琢磨沿途充电桩了。
朋友家的增程车,电快没了,发动机自动就启动了。
不用我操心。

05
极氪这次带来两款新花样。
极氪9X是首款混动。
车长超过5米2。
坐满6个人不挤。
老一辈过去觉得大车不好开。
其实现在辅助驾驶普及,大车反而变得轻松。
极氪001也上新了。
加了Thor-U芯片。
900V高压系统,有点意思。
纯电动车,充电快慢很关键。
高压就像饮料吸管换粗了。
灌电速度,快多了。
芯片迭代,每次升级就是体验提升。
但你要问,实际开起来跟老款差多少,可能得看你多敏感。
如果平时只是买菜,上下班,用不上芯片的极限算力。

06
深蓝L06也混进来了。
有纯电,也有增程。
现在各家都玩动力“二选一”。
其实这是被用户逼的。
有的人死守纯电派,一台车从不进加油站。
也有人觉得,纯电不靠谱,还是增程踏实。
我自己踩过坑。
曾经兴冲冲买了款新势力纯电,结果老家充电桩不靠谱,过年回去一路提心吊胆。
现在新车不让你纠结。
买纯电,买增程,都有得选。

07
最后补个冷知识。
工信部每次公示,其实就是预热+试水。
真正上市卖,细节还会变。
比如配置、价格、部分参数,厂商还能临时动。
早几年某品牌公示装备了颗粒捕捉器,结果理想上市前又砍掉了。
我一般建议,要买新车的,公示只是参考。
正式发布后反复比,能少踩点坑。

08
回到最初的问题。
这些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我看下来,配置和技术确实年年有新花样。
空间变大了,续航拉长了,动力夸张了。
但好用、耐开、省心才是选车的底线。
别只看马力和参数,实际体验才是王道。
新车上市永远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有条件等一等,能享最新技术,没耐心就别拖太久,早用车早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