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风格重组:理想i8重卡撞击闹剧背后——一场智商税的狂欢】
要说最近汽车圈最大的瓜,无疑就是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世纪对撞”。理想汽车,拿出自家纯电SUV i8,在发布会上放了一段轰动的碰撞测试视频,画面出奇刺激——一辆八吨重的乘龙卡车和i8正面奔袭,没有任何铺垫,双方迎头相撞。更有甚者,另一辆卡车紧随其后,侧面猛攻。结果如何呢?理想i8若无其事,车柱完好如初,9个气囊齐齐绽放,电池包无火无漏,汽车的门把手自动弹开,一切仿佛只是一场小风波。反倒是号称钢铁巨兽的乘龙卡车,轮子四脚朝天,驾驶室犹如被推土机碾过,黏在i8前风挡上。
毫无意外,视频一经亮相,网络哗然。网友们分成两派,一边感叹国产新势力终于“扬眉吐气”,一边怀疑视频是“飚戏”,跑偏物理常识。有人查出原视频里卡车品牌Logo明明白白,后二次发布时却被打上马赛克,小动作引发更大怀疑——若真有硬核实力,为何还要遮掩?
看到这,东风柳州汽车(乘龙卡车的东家)坐不住了。他们的官方抖音,法务部门、市场部、技术部一家子出动,留言一句比一句铿锵:“有人在拉低全国人民智商!”、“实际碰撞你觉得会怎样?”缄口含刀,直指理想方根本违背物理常识。毕竟,大家都见过卡车和轿车剐蹭的惨烈:轿车变形如废铁,卡车顶多掉点漆,连驾驶室都不带翻个跟头。要真按理想视频那样,卡车像砖头一样弹飞,万有引力算是彻底失业了。
理想汽车则搬出了“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这块万能挡箭牌:测试设备、撞击车辆和场地完全由检测机构随机采购,理想方绝无指定,结果全是科学、严谨、合规。“两次撞击,第一次超过100吨载荷,第二次80吨,车柱无一变形。”每个数据都掷地有声,可网络上依然连环吐槽。不仅如此,有自称东风柳汽员工的博主更是一针见血:“拉低智商,违背常识。”还特意附上一大堆真实卡车硬碰小轿车的视频,画面对比下,理想i8的“无敌体质”显得更像超英幻想。
于是,话事的人都来了。7月31日,东风柳汽发正式声明:理想这波“花式碰撞”,已经严重误导公众,对东风柳汽品牌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他们质问:理想既未公布测试车是否改装,是否减配,是否固定卡扣,也未披露场地、车速、驾驶状态等细节,这样的“碰撞大片”正儿八经,就是一场演技派的安全秀,对公众构成安全误导。
东风柳汽还自信表态,乘龙卡车拥有行业首创的龙骨式安全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双重主动防护,连顺丰、邮政、京东、德邦这些快递巨头都将之当作命根子在用。逻辑简单粗暴:你理想新势力能把顺丰的饭碗撞飞?冷笑话也该有个限度。
至此,一边是主打科技、造势营销的造车新贵,一边是历经60余载的老牌卡车厂,那些年我们抛在教科书里的物理常识、基本推理,在两者的“相爱相杀”中变得滑稽可笑。其实,这场看似热烈的安全实验,说到底,不过是一场PR战役——技术的较量永远要讲科学,营销玩得再骚,别当观众的物理老师和智商税收官。
理想i8能有几分“碰瓷”成分?乘龙卡车真的不堪一撞?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无法否认:大众的安全焦虑永远是最大的流量密码。可无论新老厂商如何掰手腕,都别忘了科学原理不是宣传片随意修饰的调色板,安全测试也不能沦为秀场噱头。在营销与真实之间,谁能真正让数据说话,谁才配被消费者信赖。至于视频里那场卡车翻滚式的胜利,它也许只能留存在理想的梦想里。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