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财政部发了个文件,调整了豪车税,主要是2点:
1、以前是130万以上的车要交10%豪车税,现在车价超过90万就得交了,也就是说,今后买90万的车,就得额外多花10%;
2、新能源车也不能避免,一样要交(包括国产新能源)。
文件一出,大家都是这个表情,因为确实很难以理解。
现在这个环境下,理应全方面放开,各种税率应将尽降,以促进消费,怎么还升了呢?
目前有这么几个看法:
1、变相关税论。
最近,无论和美帝还是欧弟,关税谈判都不算顺利,尤其是欧洲对我们的电动车还颇有微词,那么这次豪车税的调整,就精准打击了欧洲那些90万以上的进口车,比如奔驰s啊,保时捷啊等等,实现了变现加关税。
然而这种说法靠谱性为0。
原因很简单,这次的豪车税,不仅影响到了外国车,也影响到了一大堆国产新能源,会让他们销量下滑,更加不利于国产车高端化。
下面就是90万以上的国产新能源车:
同时,消费税不同于关税,后者可以随意调整,消费税一但确定就不能朝暮夕改,用它来打关税战是不科学的。
所以这次与关税没什么关系。
2、增加税基论
豪车税从130万降到90万,意味着有更多车要交税了,税收就可以上涨,在目前财政吃紧的背景下,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这也不太靠谱。
一方面,消费税占我国税收比例较低,而消费税中汽车占比更低,这点豪车税起不到太大作用。
另一方面,这种做法长期会有副作用,那就是豪车销量减少,税收减少,无法实现税收的大幅增长,反而会制约消费。
所以增加税基论,也不太靠谱。
3、收入再分配论
说白了,就是向富人加税。
毕竟90万的车也很贵了,尤其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愿意花90万买车的人是真有钱,不亚于那些愿意花2000万买豪宅的人。
下调豪车税门槛,有利于向富人加税,再把税收反哺给穷人,更合理地调节全社会的财富状况。
细细想来,我认为这条是非常有道理的。
今天的汽车已经不同于往日,以往中国人买车是为了面子,都喜欢加大杠杆去买豪车,似乎谁开上了BBA就能光宗耀祖。
所以前几年,我们看到了很多贷款买保时捷的小年轻,一边租老破小,一边开保时捷;还有一堆强上SUV的谢广坤,过年往村里一开,倍儿有面子。
但今天,随着国产新能源的崛起,车价一降再降,再加上社交媒体带来的全球价值观统一,汽车早已不能代表身份,也没人会买车装逼。
中国人的消费观开始跟随欧美,以实用为主,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一辆符合收入的汽车,纯当代步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130万的豪车税门槛就太高了,意义已经不大了,降到90万之后,才能真正的起到收入条件的作用。
4、防止避税论
一直以来,豪车还有个作用,就是给企业避税。
很多人不知道,企业的所得税是很高的。
比如这个企业今年赚了100万,它需要交25%的企业所得税,而如果老板想把钱收入个人口袋的话,还得交20%个税,总税率达到45%。
即对于老板来说,如果今年赚了100万,最终到手的只有55万。
那有没有办法去避税,少交这个钱呢?
可以的,就是买车。
以公司名义买车,车价可以算入公司成本,抵消利润,不仅如此,买车的增值税还可以抵扣。
也就是说,如果你公司今年赚了很多钱,那你完全可以买辆豪车把利润花掉,这样就合理避税了。
一旦降低豪车税门槛,就可以增加企业避税成本,减少避税的发生。
可我觉得这点太复杂了,而且企业该买还是会买,所以这条不成立。
以上就是关于这次政策的猜想,我个人支持第三点,即收入调节论。
毕竟时代变了,今天90万的车,相当于以往130万的车。
也就是说,随着车价下滑和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今天买90万车的客户身价,与以往买130万的身价是一样的。
那么把豪宅税门槛降低,就是有必要的了。
然而这又给了我们一个遐想空间,那就是车税调整了,那房子呢?
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出台豪宅税,甚至房产税呢?
长期看,这是必然的。
一方面,土地财政终结之后,必须要有新的收入顶上;
二来,房产税可以解决70年产权到期的问题。
马上,越来越多的房子会面临70年产权到期的问题,这就会很麻烦。
国家肯定不会把你房子收走,但要你一次性重交上百万土地出让金也不现实,那怎么办呢?
最终就是房产税来替代嘛,每年交一点,一直住下去,完美解决。
只不过这几年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次豪车税是为了扩大税基的话,那真有随时出台房产税,因为逻辑是一样的。
但上文我们已经解释了,这次的豪车税不是为了扩大税基,而是为了调节收入。
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会涸泽而渔,不会为了短期收入而不顾经济发展,一切还是会从大局考虑,从经济发展考虑。
所以房产税这东西,在楼市下行期间依然不会出台,只有等经济重新增长了,房价开始涨了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就这样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