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那真是越来越挑剔了,也越来越懂了。
这都得归功于咱们自己国家的汽车品牌,把市场搅得是天翻地覆,各种新技术、新配置层出不穷,把过去那些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给逼得不得不拿出真本事。
就在这么个大背景下,丰田给它旗下那款尺寸不小的轿车亚洲龙,推出了一个叫“探索版”的新车型,还喊出了“全能家轿”的口号。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款大家印象里四平八稳的丰田车,怎么突然就敢说自己“全能”了?
特别是它把一个接近五米的大车身,跟一颗咱们国产新势力最爱用的“聪明大脑”——高通8155芯片给凑到了一块儿,这到底是在唱哪一出?
是真心实意的自我革新,还是被市场逼急了的无奈之举?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眼光,把这台车里里外外扒拉清楚,看看它这个“全能”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首先,对于一个家庭用车来说,空间是硬道理,是绕不开的坎。
亚洲龙探索版的数据摆在那儿,车长快到五米了,也就是4990毫米,轴距是2870毫米。
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可能没啥感觉,咱们换个说法。
这个车长,让它停在路边,看起来就比一般的B级车,比如凯美瑞、雅阁这些,要大上一圈,气场上就先赢了一半。
但光大没用,关键还得看里面坐着舒不舒服。
2870毫米的轴距,决定了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文章里举的那个例子很实在,一个身高一米八五的成年人,把驾驶座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他后边的人居然还能轻松地翘起二郎腿,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两拳多的空余。
这就不是“够用”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奢侈”。
这意味着逢年过节,你拉着父母老婆孩子,后排坐三个人,大家都能有个体面的坐姿,不会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更难得的是,它在保证了这么大乘坐空间的前提下,后备箱的容积一点没缩水,放四个大号行李箱再加一个折叠婴儿车都绰绰有余。
这对于现在的二胎家庭来说,简直是解决了出行的最大痛点。
所以说,它这个“大”,不是虚胖,而是把每一寸空间都算计到了,真正做到了既能让家人坐得舒坦,又能把全家的行李都装下。
说完了“身板”,咱们再来看看它的“脑子”。
过去,一提到丰田、本田这些日系车的车机系统,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能用就行”,反应慢得像上个世纪的产物,屏幕分辨率感人,功能更是少得可怜。
这在咱们国产车动不动就“你好小迪”、“你好理想”的智能交互体验面前,简直就是被按在地上摩擦。
但这次,亚洲龙探索版直接把高通骁龙8155这颗芯片给装上了。
这颗芯片可不是一般货色,它是目前智能座舱领域的顶尖处理器,算力非常强,是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头部新势力高端车型的标配。
丰田能把它下放到一台二十多万的轿车上,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了:丰田终于被咱们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给“卷”明白了,知道再不拿出点诚意,消费者可不买账了。
有了这颗强大的“芯”,车机的体验立马脱胎换骨。
比如在早晚高峰堵车堵得心烦的时候,你不用再分心去屏幕上找来找去,直接动动嘴说一句“放个相声听听”,系统马上就能反应过来;感觉车里有点闷,说一句“有点热”,空调就自动调低温度。
这种语音交互的流畅度和准确度,已经完全跟上了主流水平。
再加上那两块12.3英寸的大屏幕,显示效果清晰细腻,导航、音乐、车辆信息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用起来顺手多了。
可以说,这套智能座舱,是亚洲龙探索版身上最能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地方,也是它被中国市场“教育”之后,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当然,智能是新学的本事,省油和平顺才是丰田混动系统的看家绝活。
亚洲龙探索版搭载的这套2.5升混合动力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检验,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是有口皆碑的。
在高速公路上长途奔袭,它的优势在于那种从容不迫的平顺感。
发动机什么时候介入工作,你几乎感觉不到,动力输出就像一条平滑的曲线,源源不断。
实测下来百公里5.3升的油耗,意味着加满一箱油,跑个八九百公里是轻轻松松的事,彻底告别了长途服务区排队加油的烦恼。
而一旦回到拥堵的市区,这套混动系统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车辆大部分时间是靠电机来驱动的,发动机几乎不工作,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台“电车”,不仅安静,而且几乎不耗油,实测油耗甚至能低到百公里4.1升,比很多小型家轿还要省。
再加上自动驻车功能,等红灯的时候右脚可以完全解放出来,大大缓解了堵车带来的疲劳和焦虑。
这种“高速省心,市区省钱”的双重特性,可以说完美契合了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用车需求。
最后,还有一个所有大车车主都感同身受的难题,那就是停车。
一个车长接近五米的大块头,要在狭窄昏暗、立柱林立的地下车库里挪车入位,对驾驶技术是个不小的考验。
亚洲龙探索版在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用科技和机械的双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科技方面,360度全景影像现在不稀奇,但它还带了一个“透明底盘”功能,这可就厉害了。
它能让你在屏幕上实时看到车轮底下和前方的路面情况,地上的地锁、减速带、小石子都看得一清二楚,彻底扫除了视野盲区,让你能放心地通过各种复杂路况。
对于那些对停车没信心的朋友,自动泊车功能也变得更加智能,识别车位的速度和停进去的精准度都相当高。
但比科技更体现功力的,是它的机械素质。
尽管车身巨大,但它的转弯半径只有5.5米。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很多尺寸比它小得多的B级车,转弯半径都比它大。
这就意味着,在需要掉头或者拐直角弯的时候,它出乎意料地灵活,往往一把方向就能过去,完全没有大车那种笨拙的感觉。
这种优秀的底盘调校功力,才是丰田这类老牌车企最深厚的底蕴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