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严查老头乐!这次声音真大——警察一下子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成你敢乱开我就敢扣。我这几天看新闻,安徽、湖北、新疆也都拉起了整顿队伍。一直觉得那种花里胡哨、两三万块就能躺赢的三轮车挺逗的,结果现在的现实是,既然政策出局了,很多人就真变成游魂。
刚才我和邻居打了个招呼,他拍拍我说:你说,这车能不能别再拿去拉客?我笑着:扯个,普通家庭要搞个代步,真别选那种非法改装的。那车安全性低得离谱,出了事保险都不给赔。我看了下手机——大概一半的老头乐都是颜色亮丽、标识不清的非标车(估算,样本十几车不多)。这世界的黑灰产业像极了小时候拆迁队,过年安慰自己还可以用,结果突然就没了。
其实我觉得除了违规这个问题,真正让我头疼的还是供应链那些事。你知道的,一辆老头乐从设计到生产,很多零件都是拼接。我曾打听过:很多车材质不达标,碰硬了很容易变废铁。配个价格实在的车,基本都是山寨货。而这就仿佛一盘沙拉——看起来色彩鲜艳,可一碰就散架。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可能我这想法有点别扭——会不会有人买了合规车之后,反而会出现新问题?毕竟,合规的要符合国家标准,可那些山寨的车其实也花了不少时间调校,只是叫不出名罢了。翻翻我相册,记得去年朋友买的那辆符合法规的小车,长得就挺普通的一款,但保险和车牌都一应俱全。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正规车与那些非标车,差别其实挺容易看出来:一个车跑得稳,刹车灵敏,另一个就可能油门弹跳,动力略显突兀。最受不了的是,爆发那下非标车突然起步时,感觉像一条弹簧突然松开,差点吓我一跳。虽然偶尔觉得麻烦,但我觉得安全比那点花哨重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记载中车的安全系数可以用一个心算——一辆合规电动车,百公里耗电量大概在0.2-0.25度(体感),成本的话,平均每公里电费0.3元左右(估算,样本较少),日行30公里,油钱电费差不多就9元,要比燃油车经济得多。记得有次朋友说:省下来省出个心脏病。不过这其实也是一种理财,划算不划算,看你跑多少。
我有个问题:之前买那个老头乐的朋友,他怎么没想到早知道要合规点?其实我觉得最大的难点在于认知偏差。很多老人家觉得只要能跑就行,没想那么多,也懒得折腾手续。说到这我还真想不明白:这些既不合法又不保证安全的车怎么还能在农村照常跑?是不是因为农村交警有限?还是说,部分地方的执法其实也变得温和了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不过大家都清楚,这次严查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势在必行。我有个朋友是修理工,他说:这些车没准还藏着很多‘潜规则’,亿点点市场的灰色地带。每次开那些非标车去乡镇,心里都打鼓——到底是不是保险公司会查出问题?有次我还听说人家直言:出了事故,保险根本不赔。真觉得,这些车坑自己也坑他人。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很多车主会选择非标?原因很简单——便宜、方便。农村市场的多快好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口味。但最狠的还是安全意识不到位。都说钱难赚,命难买,这话一点都不假。你看,去年我认识的一个叔叔,就买了辆老头乐,便宜得出奇——但后来在交警现场,我悄悄打听,他还真不知道车的合法性问题。你要说,他真不知道?还是知道但不在意?我猜可能都有点。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要是不提前了解清楚,买辆不合规的车,到头来被扣车罚款,岂不是白白浪费?其实这也算个临场小计算:一辆合规四轮电动车,税前售价大概6万(估算),每年维护和保险可能算下来一万左右——分摊到每个公里,也就几毛?简单来说,开到一年跑2万公里,百公里成本大概在0.5元(保守估计)。比燃油车还便宜不少。
我还好奇:那些没细想过的车主,会不会突然意识到,其实合规比便宜更值?一位乡镇工友笑着说:一年少出几千,可能一年就安全多了。真正让人心疼的,是那个还在犹豫的状态——到底该不该折腾换车?或者硬着头皮继续开废铁的心里挣扎。
问大家一个有趣的问题:你在路上看到那些花里胡哨的老头乐,心里会不会升起点什么?佩服?还是嫌麻烦?我倒觉得,这次的严格整治,刺激得他们回归理性。但,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街上那份年轻的敢拼,一去不复返?
这天,走在街上,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机油味,看到一辆崭新的合规车刚刚上牌,车身整洁,灯光亮堂——让我想起一个场景,也许,未来的日子里,车的安全感会变得像那片翻新的蓝天一样,普通到简单,却能让大家更安心。
你说,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在路上,真正看到安全、规范、便捷的快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