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回应i8和卡车对撞测试争议!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接连发声背后:第三方机构测试需要公证吗?

对于近期理想i8与乘龙卡车安全性碰撞测试引发的争议,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正式作出公开回应。

8月3日晚,理想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称,本次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制定测试要求,委托中国汽研执行。“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我们实属无心之举。”理想汽车表示。

当晚,理想i8对撞试验的测试方中国汽研也发布声明函称,该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测试是为了验证车辆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测试引发争议后,乘龙卡车方面在7月31日进行了首次公开的正式回应。当晚,据乘龙卡车微信公众号,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柳汽)发表声明,回应某品牌对撞乘龙卡车测试。

该声明提到,“某品牌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已构成严重侵权,超过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乘龙卡车安全体系严格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东风柳汽作为央国企,坚决反对任何通过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等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

深夜回应i8和卡车对撞测试争议!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接连发声背后:第三方机构测试需要公证吗?-有驾
图片来源:乘龙卡车微信公众号

关于此次测试,理想汽车在8月3日晚的回应中表示,本次测试只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任何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测试结果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的论断。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我们无意,也没有对其做出质量方面的引导性评价。”理想汽车方面还特别澄清,理想汽车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深夜回应i8和卡车对撞测试争议!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接连发声背后:第三方机构测试需要公证吗?-有驾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理想汽车)

当晚,中国汽研也在声明函中表示:“企业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的需要,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除此之外,东风柳汽还在声明中表示,测试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

“当碰撞结果跟一般直观感受不一样的时候,肯定会产生一些质疑的声音。一般重量轻的车辆同重型车辆相撞,通常受损严重的是重量轻的车辆。”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此,理想汽车方面告诉记者,理想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而中国汽研则在声明中表示,企业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方面均表示,测试结束后,理想i8的乘员舱无明显变形,气囊展开正常、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

“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不需要公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研还在声明函中称,其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始终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坚守公正客观的立场开展各类评测活动。

深夜回应i8和卡车对撞测试争议!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接连发声背后:第三方机构测试需要公证吗?-有驾
图片来源:中国汽研微信公众号

理想汽车也在声明中表示,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是中国汽车行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平台,其高度认可中国汽研的专业能力和测试公正性,坚信其碰撞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具有科学权威性。

“他们已经打出了检测标准,这些标准是远高于国标的,类似于团体标准。”一位新势力员工告诉记者,检测机构的真实性是有保证的,理论上对数据没有操作的空间,因为每一项实验都可以溯源的,所以不会造假。

该新势力员工告诉记者:“(这类测试)属于委托类,只要你委托了,就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去开展,委托人是谁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日,一位名叫“苏黎世贝勒爷”的汽车博主发布视频称,他自费在中汽中心风洞实验室测试的自购车型,测出的结果与官方不同。一周之后,阿维塔在中国汽研的风洞实验室对阿维塔12进行了风洞测试,自证清白。

在这样背景下,有网友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存疑,并建议测试时进行公证。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碰撞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偶尔会有碰撞测试需要公证,一般都是企业需要才会进行公证。

“(中国汽研)是央企子公司,也是第三方的权威检测机构,在过去多年一直服务于行业发展,也逐步积累了较好的口碑。”纪雪洪告诉记者。

据悉,国内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有CMA/CNAS等方面的认证,这些机构会对实验室的设备、人员、测试方法、程序文件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考核,证明其具备测试平台与设备能力要求,能按要求的标准完成整车及零部件的测试。

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相比,一些媒体的测试同样引发了争议。“现在媒体参与测评良莠不齐,的确存在少部分媒体受到利益驱动,策划实施有倾向性的、缺乏客观性的测试评价的现象。”纪雪洪告诉记者,“无论是对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权威机构,还是一些经验并不丰富的媒体机构,诚信还是最重要的,需要对社会大众和测评对象承担第三方应当承担的客观性责任。”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非官方认证的测试能够在消费者视角和实际使用场景上,为传统的官方碰撞测试带来一些补充。但非官方认证的测试无论在准确性还是在规范化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01:28
高尔夫7轿车高温下出现制动助力缺失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新手开入行二手车必做六件事
青创社资源站
00:54
新版电动车上市就涨价?涨多少、值不值,一篇讲明白
绽放半百人生
01:21
15款凯美瑞跑多少公里大修
阿喵汽车_AI分身
00:30
与其花一万多买个125踏板,不如买个150踏板好
摩友小PPs
全新博越一套组合拳,预算10万也能玩出“满配”体验?
汽车通讯者
01:20
汽车后三角玻璃
阿喵汽车_AI分身
她从火海重生,以验尸官之名揭开长安冤魂的真相
女总裁硬控我
02:41
自驾出游,告别电量焦虑和油耗焦虑,用技术实力省钱放心 自驾出游,续航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款动力十足,油耗节省的座驾能带来更足的底气,出行彻底摆脱电量焦虑和油耗焦虑。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第五代DM技术发布以来,搭载车型累计销量超150万,月均产生了28亿公里行驶数据,并覆盖了超180万种工况。这还不够,比亚迪并未停下脚步,超万名工程师攻关插混技术,将每一滴油的价值榨干到极致,让用户日常出行能更省油。 如今,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比亚迪第五代DM亏电油耗刷新至2.6L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证,再创全球百公里亏电油耗新低。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插混技术标杆! 比亚迪此次技术进化没有选择推出新款车型,而是直接远程OTA推送给第五代DM技术所有车型,无论是已经购买的老车主,还是准备购买的新用户,不需要多花一分钱,后续都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油耗,用技术实力让用户省钱省心
行影
8月6日小鹏P7首发在即,三轴灵动屏内饰会带来啥惊喜?
驾享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