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15万元织布座椅特斯拉背后:从26万玻璃天幕到铁皮车顶,这场豪赌正在颠覆整个电车江湖
朋友圈里那张照片看得我直接愣住了:一台挂着特斯拉车标的Model Y,车顶是黑漆漆的铁皮,座椅是灰扑扑的织布。拍照的哥们儿发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配文只有四个字:“这还是特斯拉?”
15万8,这个价格让整个4S店都炸了锅。销售小王跟我说,前天一个客户试坐了十分钟,下车后第一句话就是:“兄弟,你确定这不是换了个车标的比亚迪?”从26万的玻璃穹顶到15万的铁皮车顶,马斯克这次玩得有点狠。
这刀法,砍得真够狠
天幕没了,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块玻璃可是Model Y的招牌啊,坐在车里往上看,满眼都是天空,开车就像在飞一样。现在好了,一片黑铁皮,夏天估计得热成狗。我有个朋友开了两年带天幕的Y,换到这个版本第一天就后悔了,说感觉像从豪华套房搬进了地下室。
座椅这块儿更绝,直接从真皮沙发变成了布艺小板凳。上周末我专门跑到展厅摸了摸,那手感… 怎么说呢,就像从五星级酒店的床单换成了招待所的被罩。通风没了,加热没了,连电动腰托都省了。我这老腰,光想想三小时长途就开始隐隐作痛。
动力嘛,从5秒破百拖到6.2秒,数字上看着不算太夸张。但你要知道,特斯拉那股子“弹射起步”的快感可是招牌菜,现在变成温吞水了。电池也缩水了,60度电虽然够用,可跑高速的时候心里总是没底。
但最核心的东西,他居然留着了
说到这儿,马斯克的套路就有意思了。配置砍得这么狠,自动驾驶硬件一个都没动。8个摄像头、HW4.0芯片,该有的都有。我琢磨了半天才想明白,这老小子在下一盘大棋。
15万买车,然后每月交1400块的FSD订阅费。这账我给你算算,三年下来比买高配版还贵。但问题是,很多人就吃这套。谁让现在“自动驾驶”这四个字这么香呢?
胎压监测改成间接式了,这个变化一般人感觉不出来。但我跑过新疆,知道精确胎压显示有多重要。那种缓慢漏气,间接式系统要48分钟才能发现,万一在高速上… 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儿。
15万的特斯拉,到底香不香
这价格一出来,我微信群都快炸了。几个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电车的哥们儿,瞬间就心动了。毕竟15万能开特斯拉,这在两年前想都不敢想。
但问题来了,这还是咱们认识的那个特斯拉吗?我有个做二手车的朋友说得挺有道理:“买特斯拉不就图个面子和科技感吗?现在配置一缩水,开出去还有那股子优越感吗?”
话是这么说,可架不住价格诱惑啊。比亚迪宋PLUS EV卖14万8,这个15万8,多1万块就能买个特斯拉标。换我我也心动。
马斯克这步棋,走得有点险
说实在的,我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不少豪华品牌为了抢市场“自降身价”的,结果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特斯拉之所以能卖这么贵,很大程度上就是那股子“未来感”。全景天幕、科技座舱、一脚电门窜出去的快感,这些都是特斯拉的加分项。现在好了,天幕没了,座椅成布的了,这车还能给人“我开的是未来”的感觉吗?
我一个开Model S的朋友看了谍照,半天没说话,最后来了句:“这不是特斯拉降维打击,这是特斯拉自我阉割。”
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现在年轻人买车,或许更看重实用性。有自动驾驶、有超充网络、还便宜,其他的都是浮云。市场会给出答案的。
国产品牌的机会来了
这事儿对咱们国产品牌来说,算是个好消息。特斯拉开始在配置上抠抠索索了,那些一直主打性价比的国产车,反而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比亚迪、小鹏、理想这些,同样15万的预算,配置可能会丰富得多。当消费者发现特斯拉也会用织布座椅的时候,对国产品牌的偏见或许会少一些。
我有个哥们儿本来铁了心要买特斯拉,结果试驾了丐版Model Y之后,转头就订了台理想L6。他的原话是:“既然都是织布座椅,我为啥不选个配置更高的?”
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对这台15万的Model Y是这么看的:它可能不再是那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未来座驾”,但大概率会是台不错的代步工具。
如果你就是想要个特斯拉的标,又不在乎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这车挺合适。毕竟15万能买到自动驾驶,这在全世界都算便宜的。
但如果你买特斯拉是为了体验那种科技感和优越感,劝你还是老老实实买高配版。不然开出去被人问“你这特斯拉怎么是布座椅”的时候,多少有点尴尬。
反正我是打算等等看,看看真车出来是个什么样子,也看看市场反应如何。买车这事儿,急不得,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