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一度电?开玩笑呢吧!这哪是省钱,简直是烧钱!” 魔都车友李哥在朋友圈的吐槽,炸出了无数新能源车主的共鸣。 2025年,当国产纯电车在充电技术上高歌猛进,比亚迪的兆瓦闪充、理想的5C超充,仿佛一夜之间将“充电慢”的帽子扔进了垃圾桶。
高昂的充电费用,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人对纯电车的满腔热情。 过去几年,国内新能源车企技术突飞猛进,恨不得按月迭代。
曾经,纯电车给人的印象是安静、省钱,如今加上了智能驾驶、炫酷座舱等标签。 但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始终是悬在消费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找不到充电桩的尴尬,让不少潜在车主望而却步。 比亚迪和理想率先打破了僵局。
1000kW的兆瓦闪充、500kW的5C超充,让“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不再是梦。 理想更是大手笔布局高速超充网络,让车主们能够“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一时间,纯电车似乎迎来了“团灭”燃油车、插混车的曙光。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充电速度提升了,充电价格却成了新的槽点。
许多身处一二线城市的朋友惊呼,回到老家西北小城,才发现电价居然如此“亲民”。 兰州的车主老王,常年享受着0.55元-0.8元/度的“白菜价”充电,高速电价也不超过1元,平均每公里花费不到2毛钱,直呼“幸福感爆棚”。 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元/度的电价比比皆是,让纯电车的“省钱”优势荡然无存,甚至出现了“充电比烧油还贵”的魔幻现象。 这笔账其实不难算。
一辆搭载100度电池的纯电车,百公里耗电约20度,满电续航500公里左右。 在兰州,充满一次电只需70元,每公里花费0.14元。
但在2元/度电的城市,充满一次电高达200元,每公里成本飙升至0.4元,甚至高于亏电状态下的比亚迪秦L DM-i。 不得不承认,即使充电技术突飞猛进,国内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纯电车的“幸福感”也大相径庭。
低电价地区,开着具备闪充、超充技术的纯电车,确实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但在高电价地区,这份幸福感难免打折。
难道,纯电车真的要凉凉了吗?倒也未必。 即使电价高达2元/度,相比传统燃油车,纯电车在能源费用上仍然具备优势。
更何况,那些拥有10C、5C超充技术的车型,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加速性能等方面,往往也更胜一筹,综合体验远超同价位的燃油车。 话说回来,解决充电焦虑,除了提升充电速度,降低充电成本同样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你所在的城市,电价是多少呢?你觉得纯电车真的能“干掉”燃油车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