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日产公爵王 曾让二环的房价都显得便宜
有钱人开它是面子 现在回头看不一定划算
在八十年代的街头 如果你看见一辆车身修长 闪着镀铬亮条的大车 多半就是日产公爵王
在那个不少人还没摸过方向盘的年代 这车一亮相 就自带“权威”气场
不少机关单位和企业高管 都把它当成正式场合的必备座驾
说白了 当时开这车 象征的不是个人爱好 而是身份和地位
那会儿 日产的公爵系列已经有二十来年历史
从六十年代开始 这车就在日本本土混得风生水起
到了八十年代 日产为了打赢中高端市场 把第六代Y30和第七代Y31陆续推出
尤其是1987年问世的Y31公爵王 国内的舆论和市场反应都很热闹
它搭载的3.0升VG30i V6发动机 在160匹马力的加持下 对当时的公路来说完全够用
那年月能跑到190公里每小时 已经算“野兽”级别
有意思的是 第六代就开始配冰箱 真皮座椅 空调这些装备
对八十年代的司机来说 这些玩意儿简直是“星级酒店”搬进车里
有位老出租公司司机回忆说 第一次坐进公爵王 连出风口的味道都像是“进口的”
公爵王除了动力够用 乘坐体验在当时更是少有
多连杆悬挂和气囊装备让它舒适又安全
不过日本本土市场还有涡轮增压款和双顶置凸轮轴版 可国内绝大多数人没机会开到
那时候 国内车市里丰田皇冠是直接对手
很多人觉得皇冠稳重大气
但公爵王的外形更显得“洋气” 一些地方单位干脆一批批进口
有资料显示 1985年前后 山东曾一次性引入了不少Y31用作公务车
价格方面 在1992年官方引进时 低配版60万 高配版72万
这在当年北京二环都能买两套房
不少人戏称 那时的公爵王车主开车的姿势 都带着一种看别人半截的眼神
虽然贵 但买单的绝大多数是公家
毕竟那会儿私家购入七十万的车 不光是钱的问题 还得有胆量
一步到位开上公爵王的私人车主 往往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赚到大钱的个体户老板
他们用这车接客户跑长途 不仅舒服 还能立刻提高公司形象
不过开惯了的司机说 这车虽然舒服 但转弯半径大 城区掉头不算灵活
油耗更是稳稳的“双位数”
有人调侃说 停在院里都是“撒着油睡觉”
放到今天 公爵王早成了老古董
有收藏爱好者专门收这些车 一辆保存好的价格甚至比部分新车贵
但它的市场影响力早不复当年
现在回头看 它的存在其实是那个年代经济状态和社会关系的缩影
普通家庭渴望它 因为它象征成功
有话题感的地方在于 八九十年代的豪车 其实是少数人的舞台
和今天豪华品牌满街跑不同 当年这种进口大车的稀缺性 给了它更多“传奇色彩”
公爵王的退场 并不是因为它不行
更多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太快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 合资品牌本土化生产加快 国产高端轿车开始普及
公爵王这种全靠进口的车型 成本高 售价贵 自然渐渐退出舞台
但那些曾被它载过的人 记忆估计还很清晰
就算闭着眼 也能想起那种厚重的关门声和柔软的真皮味
这类车的故事 其实也是一种时代记忆
它见证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消费升级 也记录了公家用车制度和市场的变化
所以不少车迷在聚会时会说 如果有机会再坐一次 不管车况怎样 都算圆梦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 当年的“身份象征”到了今天还值不值得留恋 对此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