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只剩454元,却欠着供应商66.7亿! 2025年6月,哪吒汽车桐乡总部大门紧锁,讨薪员工举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围堵CEO方运舟,而全国50万车主正面临“售后无门”的绝境。
曾经年销15.2万辆、碾压“蔚小理”的销冠黑马,为何沦落到破产深渊?
崩塌速度:从巅峰到破产仅用两年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主力车型哪吒V横扫三四线城市,8万元定价让对手措手不及。
但高光转瞬即逝:2023年销量暴跌至12.4万辆,2024年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仅交付110辆,同比暴跌97.76%。
致命的是,2024年10月起工厂全面停工,生产线积满灰尘,桐乡基地保安透露:“去年底就没人来上班了”。
财务黑洞:每卖一辆车亏8万,烧光228亿融资
翻开哪吒汽车的账本,数据触目惊心:2021-2023年累计亏损183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超8万元。
2023年原材料成本140.54亿元,甚至超过全年营收135.55亿元,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惨”的死循环。
2025年5月破产审查时,公司账户余额仅剩454元,但负债高达215亿元,其中拖欠供应商66.7亿元、税款215万元。
有供应商苦笑:“讨债比研发新车还难,法院执行时发现他们账上连500块都凑不齐”。
战略自杀:放弃6亿车主,豪赌20万高端车惨败
哪吒的崩塌始于一场豪赌。 2023年,管理层突然抛弃赖以生存的低价市场,砸重金推出售价20万+的哪吒S和哪吒GT。
但这两款车技术严重掉队:哪吒S搭载的400V充电架构比竞品落后两代,80TOPS算力芯片被网友嘲讽“不如千元手机”;哪吒GT瞄准“年轻人第一台跑车”,却因实用性差月销不足百台。
更灾难的是,原主力车型哪吒V因研发资金被抽血,续航和智能化停滞,直接被比亚迪海鸥以5万元价格碾压,销量从9.8万辆暴跌至1.2万辆。
信任崩塌:50万车主沦为“绝版车”受害者
2025年4月,一场全国性车机断网事件让车主彻底寒心。
导航失灵、蓝牙钥匙失效,车主小刘被迫弃车打车回家:“客服只说‘等系统维护’,可我的车在停车场躺了一周! ”
售后体系同步崩溃:山东车主更换电池等待超两个月,4S店直言“厂家不发配件,自己淘宝买吧”;浙江二手车商将哪吒V列入拒收名单,残值率从65%暴跌至32%。
经销商血泪:打款千万却提不到车
“全款打了1100万,一辆车都没见到! ”2025年4月,20余家经销商集体到桐乡工厂堵门维权,横幅写着“哪吒诈骗,还我血汗钱”。
维权代表透露,厂家要求提前支付全款却拖延发车,导致经销商被银行追债、客户起诉。
讽刺的是,维权前一天哪吒汽车还在泰国高调召开经销商大会,宣称获100亿泰铢授信,被国内经销商怒斥“国外画饼,国内断粮”。
高层内斗:CEO办英国签证,5亿换LOGO成笑谈
管理层混乱加速了崩塌。 前CEO张勇被曝离职前紧急办理英国签证,滞留海外不归,网友调侃“第二个贾跃亭诞生”。
而他曾炫耀“一个LOGO设计花5亿”,对比小米200万设计费引发群嘲。
创始人方运舟接任后,战略从B端网约车急转向海外代工,内部员工吐槽:“三个月换三个方向,连中层都不知道明天要干啥”。
自救闹剧:债转股糊弄供应商,泰国工厂停工
最后的挣扎沦为行业笑柄。 2025年3月,哪吒宣称与134家供应商达成20亿元债转股协议,但小供应商控诉:“只拉拢宁德时代等大厂,我们欠款几十万照样被踢皮球”。
泰国工厂获21.5亿元授信却因资金未到位停工,当地媒体曝光生产线空置照片;马来西亚项目更沦为“图纸工厂”,地基都没挖完。
资本骗局:投资人周鸿祎直播甩锅
第二大股东周鸿祎的“救援”更像一场行为艺术。 2024年他直播怒批哪吒营销“太自嗨”,建议“学小米接地气”,甚至自导自演“卖迈巴赫换哪吒”事件博流量。
但当破产消息传出,他仅冷淡回应:“我尽力了,救不了”。
360财报显示其持股比例从10.72%降至9.12%,被指“提前撤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