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估计不少准备买车或者正在观望的朋友都听说了,那就是关于“增程式”电动车。
这事儿之所以能闹得沸沸扬扬,还得从中国工程院的一位老专家,杨裕生院士说起。
他站出来公开表示,增程式电动车可不是什么大家以为的“过渡产品”,而是眼下最适合咱们老百姓用的车,甚至可以说是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
这话说得很有分量,直接让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难道我们一直以来对新能源车的理解,都跑偏了?
燃油车的日子,真的要到头了吗?
要搞明白这件事,咱们得先从现在大家买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最头疼的问题聊起。
那就是续航焦虑。
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挺专业的,但说白了就是心里没底,总怕车开到一半没电了。
尤其是在咱们国家,南北温差大,一到冬天,特别是在北方,纯电车的续航里程打个七折八折都是常事。
本来显示还能跑四百公里,一开暖风,出门跑一圈,眼瞅着续航就掉了一两百公里,那种感觉,谁经历过谁知道,心里慌得不行。
日常在市区里上下班通勤还好,家里能装充电桩,每天回家充上电,第二天又是满血复活。
可一旦遇上节假日要跑个长途,回老家或者出去自驾游,那可就真是对心理素质的一大考验了。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现在虽然多了,但架不住车也多啊。
春节、国庆这种高峰期,服务区里排队等充电的车能排出一里地去,好不容易排到了,快充也得一个多小时,一家老小在车里干等着,旅途的好心情全被这充电的糟心事给磨没了。
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摆在每个纯电车主面前的坎儿。
就在大家觉得,要想享受电车的安静和低成本,就必须得忍受这种续航和充电的焦虑时,增程式电动车这个选项,就慢慢地从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央。
那么,到底什么是增程式电动车呢?
咱们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它就像是一台自带“超级充电宝”的纯电动车。
它的核心驱动力,跟纯电车一模一样,都是靠电机来驱动车轮,所以你开起来的感觉,那种安静、平顺、提速快的体验,和纯电车没有任何区别。
但它的车里,除了电池和电机,还多了一个小排量的内燃机,我们管它叫“增程器”。
这个增程器的作用很单纯,它不负责开车,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启动,然后安安静地在一个最高效的转速下工作,目的就是发电。
这样一来,用车场景就变得非常灵活了。
你在城市里开,有充电条件,那就把它当纯电车用,日常通勤成本极低,一度电一块钱左右,跑一百公里也就十几二十块钱,比坐地铁还便宜。
当你要出远门,或者临时找不到充电桩,电池电量快用完的时候,这个“充电宝”——也就是增程器,就会自动启动,开始发电。
它发的电可以直接供给电机驱动车辆,多余的电还能给电池充电。
这样一来,你的车就永远不会有趴窝的风险。
没电了怎么办?
不用到处找充电桩排大队,直接开到加油站,花五分钟加个油,就又能跑上几百上千公里。
这种“城市用电、长途用油(发电)”的模式,可以说是一下子就击中了纯电动车最大的软肋,把里程焦虑这个问题给彻底解决了。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根据2024年的统计,咱们国家增程车主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有超过65%的行驶里程是完全用电跑出来的,而从用车时间上来看,更是有接近90%的时间车辆都处在纯电驱动状态。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在90%的用车场景里,增程车就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纯电车,享受着电车的所有好处。
只有那10%需要长途奔袭的特殊情况,它才会启动增程器来“加油续命”,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安心。
市场的反应是最诚实的,你看这几年凭借增程路线异军突起的理想汽车,不仅销量节节攀升,还成了新势力里最早实现盈利的企业。
还有华为加持的问界品牌,其增程车型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九成以上。
当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投票时,就足以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的。
当然,肯定会有人质疑:这车终究还是要烧油,那还算什么环保?
这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吗?
一开始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但仔细分析下来,才发现增程车的环保潜力被严重低估了。
首先,增程器工作的方式和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
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需要应对各种路况,频繁地加速、减速,转速忽高忽低,很多时候都处在低效率的运转区间,所以油耗高、排放也高。
而增程器不一样,它不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它可以在启动后,始终保持在自己最省油、效率最高的那个“黄金转速点”上稳定运行,专心致志地发电。
这就好比让一个专业的运动员用他最舒服的节奏去跑步,效率自然是最高的。
因此,相比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现在的增程式电动车已经可以轻松地将碳排放降低50%以上。
更关键的是,这还远不是增程技术的终点。
杨裕生院士他们看重的,是增程技术更长远的未来。
因为增程器对燃料并不挑剔,今天我们可以用汽油,明天技术成熟了,我们完全可以用更清洁的绿色燃料,比如甲醇、乙醇。
这些燃料可以从工业废气、生物质甚至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里合成,一旦大规模应用,增程车的排放还能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一半,甚至趋近于零。
到那个时候,它就彻底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相比之下,纯电动车虽然行驶过程零排放,但它的电能来源,在目前咱们国家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也并非绝对的“零污染”。
所以说,增程技术为我们通向未来的交通能源革命,提供了一条非常现实、可行的道路。
如今,这项技术本身也在飞速进步,早就不是早期那种简单的“油改电”了。
现在的增程系统越来越智能,能够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路况信息来智能地决定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启动发电。
而且,随着技术普及,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从最早二三十万起步,现在已经有很多车型进入了10到15万的主流消费区间,未来甚至会下探到10万元以下,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拥有。
正是看到了这种趋势,现在不仅是理想、问界,包括小鹏、小米、吉利,甚至大众、现代这些国际汽车巨头,也都在积极布局增程技术。
这已经说明,增程式电动车绝非一时风潮,而是经过市场检验,被行业认可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
它用一种最务实、最聪明的方式,解决了当下最棘手的问题,为我们从燃油时代走向一个更清洁、更高效的未来,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