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Model Y居然卖得比Model 3还猛。17739台和39413台,数字很扎眼。这两款车就像兄弟,一个爸妈,两条路,但市场反应完全不同。朋友小李在4S店做销售,跟我吐槽,Model 3之前卖得火,但最近Model Y特别抢手,买SUV的多啊。他估摸着,这是用户心理在作怪,毕竟大多数人家里还有个孩子,SUV空间和视野确实舒服。可别小看这个差别,三万多和一万多的销量,背后就是车市对车型结构的偏好。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Model 3从出厂到电池包容量一直没太大变动,78.4度电居多。但续航却从当初的700多公里,一路飙升到800公里以上。是的,电池没换,但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就是这么神奇。特斯拉的技术开发就像烧开水,用老配方不断调火候,水越开越热,续航却一直上涨。这不,研发成本累积太大,普通车企很难玩得转。我之前觉得技术差距说大不大,但再想想,其实是特斯拉花了更多时间和资金在研发上,把一锅旧料煮出了多种新味。
供应链方面,我跟一位做零件的朋友聊过,他说特斯拉自家的电池工厂可不是光喊着拼技术,还得跟材料供应商死磕价格和品质,基本上就是个大佬打地基,别人只能搬砖,他说。这话说得挺幽默,但道理很明白。咱们拿那些国产新能源SUV来比,配件有时候只能算二线,质量和成本控制都差点意思。这段先按下不表。
回到销量上,Model YL上市短短三天卖出5万辆,这数字让人咋舌。一个33.9万起的纯电SUV,能做到月销五万台,简直是开了挂。我跟店里销售打听,这车受欢迎主要是配合国产制造优势,价格和买车体验很有说服力,但我心里其实在想,这销量数据是不是真的,里面有没有水分?别让我多心,销售说:不咋夸张,特斯拉家底厚,销量真实。怕是不差。
之前说的国产SUV SU7那个,也就是小米刚进去的那家生态链,销量行情还算稳,能和Model 3掰扯掰扯,但跟Model Y刚拼都不太够劲。价格差不多,配置大致相当,可你试驾过后就会发现,特斯拉的电驱系统加上车机反应速度,有种液体金属的感觉,国产的哪怕也努力赶上,落差还是挺明显。
我问客户们为什么选特斯拉,好几个回我,实操成本低,保养少,这才舒服。我当场小算了一下,百公里电耗加上保养费用,大致能比同价位燃油车省20%-30%,这还没算保险啥的呢。保值率也挺让人意外,四年下来大概能剩下55%价格,比同级别燃油SUV要好不少。这样算下来,特斯拉不是单靠品牌,是靠真金白银打下来的市场。
前阵子跟维修站一个老李打电话,他说不用的纯电车就是整天找毛病,这Model 3和Y可靠多了,问题少,维护周期长,是优势。我心里一乐,难不成这也是销量猛的原因之一?维修成本低,用户愿意买单。这点挺重要,因为买电动车,谁都怕坏车,刚开始特别焦虑。现在看特斯拉这点,确实给人信心。
(说起信心,穿插一下,前两天朋友抱怨路边充电桩太少,我跟他说,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越来越广,真是别人望尘莫及。但他们目前在三星堆附近开了个静态体验店,我估计是打算做品牌情怀。这段先打住。)
说实话,特斯拉的销量和口碑像极了老邻居家的那个二婶子,平时大家都骂她拖拉、脾气大,但一有好菜,她一桌子全是亲戚朋友。市场也差不多,喷得越狠,卖得反而越猛,没人能忽视。你说这现象是不是奇怪?我还没想明白,也许是车企在摸索用户心态,或者市场接受度的反差?这背后到底还有多少没被碰触的角落?
特斯拉这波操作带给我最大疑问是,国产车企如果要追赶,应该盯紧哪个点?电池技术?整车调校?还是用户服务?总感觉,跟用户心理和体验还差得远,单靠价格或者配置拼不过他们。大家怎么看?咱们买车时到底在乎什么?车价?续航?还是那种能让人信任的稳定感?
最后给你们留个细节:Model Y那个打孔式天窗,特斯拉首次引入国内,就有人说透光不均太辣眼睛。但我侧面问了销售,他说,买家里30%拒绝这个设计,但70%觉得挺酷,不影响体验。所以设计也不是单纯看好坏,还是得看用户自己感受。就这小细节,市场就有这么多变化,你说,汽车行业是不是挺好玩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