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现在渡劫,就靠两件事,一个是降价掀桌子,一个是OTA赛博修仙。
降价是物理攻击,属于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打完大家一起进ICU,属于不讲武德但特别好使。
而OTA,是魔法攻击,突出一个薛定谔的疗效。每一次升级都是一场豪赌,要么原地飞升,功能丝滑到让隔壁特斯拉车主哭出声;要么直接成盒,中控那块大号板砖喜提黑屏,连空调都开不了,让你在盛夏体验一把芬兰桑拿的极致快感。
所以当我看到腾势最近给全家桶搞了一波大OTA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好牛逼”,而是“嚯,胆子挺大”。
这次升级,官方宣传稿里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手势开门、智能导航、多意图语音,听起来就像给你的车打通了任督二脉,马上就要觉醒替身使者了。但我们这种老韭菜都懂,宣传是宣传,疗效是疗效,关键还得看用户这群最刁钻的小白鼠用下来是什么反应。
咱们先看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功能,比如Z9和Z9GT的那个手势开前门。
这个功能的理想场景,大概是某个霸道总裁,左手提着99个LV限量包,右手抱着刚从拍卖会抢回来的元青花,然后对着他的座驾潇洒地凌空一指,车门应声而开,BGM瞬间响起。
但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左手一袋米,右手一桶油,中间可能还夹着个哭闹的娃,然后你得腾出一只被勒出红印的手,对着车门疯狂结印,嘴里还得念念有词:“嘛咪嘛咪哄,开门!”。这个场景,与其说是智能,不如说是行为艺术,主要功能是让地下车库的保安大爷多看你两眼,以为你在修炼什么奇门遁甲。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于这种“表演性大于实用性”的功能,内心是充满敬畏的。它解决的不是用户的痛点,而是工程师KPI的亮点。
然后是那个导航途经点排序。这个功能,讲真,很实用。对于我这种需要一天跑好几个地方的社畜来说,简直是福音。但问题也在这里,这个在手机地图上早就跟呼吸一样自然的功能,为什么现在才出现在一辆几十万的车上?
这背后就是传统车企造车思维的典中典。他们习惯于把车当成一个硬件,一个出厂即固化的铁疙瘩。软件?哦对,那是个附属品,是给中控那块大号板砖找点事干的东西。他们永远无法理解,对于现在的用户来说,车首先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其次才是一堆钢铁。
我看到这个功能的心情,就跟在2024年看到有人激动地宣布他们发明了轮子一样复杂。我该夸他呢,还是该同情他呢?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有点过于刻薄了,但没办法,爱之深,责之切嘛,主要是这些功能本该出厂就有的。
当然,这次OTA也不是全在整活儿,还是有些实打实的优化的。
比如那个泊车辅助。有车主反馈说确实好用了,在一些刁钻的车位,以前是“死活停不进”,现在是“犹豫一下也能进”。虽然还达不到老司机一把过的潇洒,但至少能让你在老婆孩子面前保住一点男人的尊严。这很重要,非常重要。
还有N7的那个蓝牙钥匙自动识别账号,这个必须点赞。以前家里两口子换着开车,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手动切换账号,座椅、后视镜、音乐歌单全得重新调,仪式感堪比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检查。现在能自动识别,上车就是你的专属模式,这才是智能该有的样子。
那个刷脸支付停车费也一样,属于那种“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在收费站口,你再也不用手忙脚乱地找手机、解锁、打开APP、点开付款码,直接一张大脸怼过去,闸机就开了。唯一的风险是,如果你今天没化妆或者刚跟客户吵完架,系统可能会识别失败,并礼貌地问你:“先生,请问您是车主本人吗?”
这就很尴尬了。
但所有的OTA,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稳定性和基础体验。
你给我加一百个花里胡哨的新功能,不如把最基础的空调调节、音量控制做得更顺手一点。很多车主抱怨,腾势这次升级后,基础操作还是藏在二级甚至三级菜单里,开车的时候想调个温度,跟拆弹专家剪引线一样惊心动魄。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五星级米其林餐厅,天天研究分子料理、液氮冰淇淋,结果顾客说你家煮的白米饭是夹生的。这就坏了菜了。
用户要的不是一个功能繁复的“电子玩具”,而是一个可靠的“出行伴侣”。新增功能是锦上添花,基础体验才是那个“锦”。这个本末,很多沉迷于“赛博修仙”的车企,好像还没悟透。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大爷的轮椅都改成电动的了,还加了跑马灯,比很多车都炫酷,人家那才叫真·用户思维。
而且,OTA升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对车主心态的极限考验。
一个多小时的升级时间,你的车就变成了一块真正的板砖,不能开不能动,甚至不能锁。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进度条,内心祈祷电量够用、网络稳定、工程师今天没跟产品经理打架。这个过程的焦虑感,不亚于高考等成绩。
有车主说升级完系统偶尔会卡,尤其手机远程监控的时候。这就更吓人了,你人在办公室,突然想看看车有没有被贴条,结果APP转了半天圈圈,告诉你“您的爱车已失联”。那一瞬间,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脑子里会闪过无数个恐怖电影的片段。
所以腾势这次OTA到底怎么样?
我的结论是,它成功地让你又一次感觉自己买了个半成品,但又给了你一个它会慢慢长大的希望。这不就是赛博养成的快乐吗?你买的不是车,是爱与希望,还有每个月一次的开盲盒。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升级会给你带来一个“任意门”一样的神仙功能,还是一个能把车机干到重启的史诗级BUG。
这种不确定性,这种把用户变成“共创伙伴”(其实就是免费测试员)的模式,正是这个时代的魔幻之处。
车企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个软件公司,硬件只是我的付费内测皮肤。而我们作为用户,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每次收到更新推送,还是会忍不住点下那个“立即升级”。
因为我们心里都明白,在这个掀桌子内卷的时代,不进则退。今天不升级,明天可能就连不上充电桩了。
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卷吧,加大力度卷。把OTA当成军备竞赛,把代码当成子弹,把用户当成阵地。要么在一次次升级中成仙,要么在某次更新失败后成盒。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毕竟,对于新时代的汽车来说,灵魂的高贵,有时候真的就取决于下一个升级包的大小。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