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掀桌子了,给老车换上新大脑,同行还怎么活?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新闻,不是谁又降价了,而是极氪说要给老车主换脑子。

是的,你没听错,物理意义上的换脑子。

极氪掀桌子了,给老车换上新大脑,同行还怎么活?-有驾

极氪最近整了个活儿,说对于那些买了带激光雷达的老款001和009的车主,他们正在研究一个方案,可以把车子的底层芯片、系统、线束,也就是全套的电子毛细血管,全部给你换成最新的千里浩瀚H7。

这已经不是OTA了,这是OTR,Over-The-Air-Reincarnation,空中飞升,原地转世。

如果说以前的车企OTA是给你手机系统升个级,那极氪这次的操作,相当于把你的诺基亚直接拆了,在你面前给你现场组装一台iPhone 15 Pro Max,还问你要不要加钱上顶配。

极氪掀桌子了,给老车换上新大脑,同行还怎么活?-有驾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为什么我说这事儿魔幻?因为这彻底违背了汽车行业过去一百年的基本商业逻辑。

传统汽车的逻辑是什么?是折旧。是你的车从开出4S店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在技术上、在价值上,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车企卖给你的是一个已经固化的工业产品,它的使命就是变老,然后被淘汰,然后你再买新的。

这是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规则。

但现在,智能电动车这个雷电法王上场了,上来就喊,规矩是用来打破的。一开始,大家以为的打破,是OTA,是软件定义汽车,是让你的车能像手机一样,通过更新系统获得新功能。

这已经很牛了,让车从一个纯硬件,变成了一个半软半硬的生命体。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软件再牛,硬件跟不上也是白搭。你的摄像头像素不够,算法再强也变不出高清图像;你的芯片算力到顶了,再强的自动驾驶模型也跑不起来。

这就很尴尬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脑子里已经构思好了星辰大海,结果身体机能告诉你,兄弟,下楼扔个垃圾都费劲。

于是,所有智能车主都陷入了一种新的“技术焦虑”。以前是怕车坏,现在是怕车“笨”。

而极氪干了什么?

极氪说,不装了,摊牌了,硬件的上限,我也给你掀了。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思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当别人还在思考怎么在餐厅里抢到更多客人的时候,极氪的思路是,把整个餐厅的厨房、桌椅、甚至地基都给你换成最新的,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他们给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众筹升级,你出点钱,我给你补贴点券,大家合伙把这事办了;另一种更直接,你不是嫌车老吗?换新的,我给你抵两万块,还把你的终身权益,比如免费充电和质保,像游戏账号继承一样,直接给你平移到新车上。

这个操作,堪称典中典。

我们来解构一下极-氪-老师这个行为艺术。

表面上看,这是在弥补自己过去在智能驾驶上挖的坑。大家都知道,早期的极氪,智能化水平确实有点不务正业,跟它的机械素质比起来,就像一个肌肉猛男在给你细声细语地讲睡前故事,非常违和。现在搞这一出,是在给最早支持它的那批老车主一个交代。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我当年确实有点菜,但我现在悟了,而且我不光自己悟,我还要拉着你们一起成仙”的态度。

但往深了看,这是一种对品牌玄学的重塑。

你看,为什么有人愿意加价买奔驰,买特斯拉?真的是因为产品力天下无敌吗?不是。是因为品牌本身构建了一种信仰,一种“我买了它,就代表了某种生活方式或价值判断”的玄学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

极氪掀桌子了,给老车换上新大脑,同行还怎么活?-有驾

极氪现在要做的,就是构建自己的“玄学”。

它的玄学是什么?是“反背叛”。

在所有品牌都在用新技术“背叛”老用户,逼着你换车的时候,极氪站出来说,我不但不背叛你,我还要拉着你一起进化。你的车,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可以持续成长的伙伴。

这种叙事,对于那些被新技术浪潮拍得晕头转向的用户来说,杀伤力是巨大的。它提供了一种稀缺的“安全感”。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智能汽车,所以我知道那种看着新发布的车型功能暴打自己手里的旧款时,心里有多堵。那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练级的角色,结果新版本一开,新手村的小怪都比你等级高。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极氪这一招,就像是给所有老玩家发了一个“版本同步器”。

当然,这里面也有非常鸡贼的商业算计。这个世界不存在单方面的奔赴。

你以为是免费的午餐?不,这是让你付费把旧船票换上新客船的机会。无论是众筹升级还是换购,用户终归还是要掏钱的。极氪通过这种方式,既维护了品牌声誉,又创造了新的收入,还深度绑定了用户,顺便还能清理一波老款车型的库存。

一套闪电战,打得同行看了也得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什么闪电战,这明明是道诡异仙里的“人格移植”,把一个旧的躯壳,灌注一个新的、更强的灵魂。

极氪掀桌子了,给老车换上新大脑,同行还怎么活?-有驾

但能成吗?

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自动驾驶真正的难点,不在于实验室里跑得多快,而在于现实中那个骑着老头乐随意变道的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硬件升级的难点,不在于PPT上写得有多牛,而在于拆开一台已经跑了几万公里的车,面对里面复杂的线路和公差,还能不能完美地装回去。

这是一场巨大的工程冒险。

所以极氪现在也只是在“研究测算”,话没说死。但光是提出这个可能性,就已经是一种姿态了。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极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最终,这个事能不能跑通,不好说。但它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在智能化的浪潮里,车,到底应该是一个快速迭代的消费电子品,还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持续进化的耐用资产?

以前,没人敢回答。现在,极氪用行动投了一票。

这一票,不是投给过去的,而是投给未来的。它赌的是,在未来的汽车黑暗森林里,能活下来的,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能和用户“共生”的。

所以,这波操作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整花里胡哨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有人开始掀桌子的时候,所有坐在桌子旁边的人,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手里的牌了。

这事儿,坏了菜了,但又让人觉得,666。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