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中大型MPV,去年我身边的几个亲戚还跟我抱怨买车还得考虑续航问题。就算用了混动,也还是有电不够跑长途的担忧。前几年,油耗高、空间不够的老问题似乎没怎么改善,但新能源出来后,情况开始慢慢变得不一样。
前阵子我跟一车友聊天,他说:你看,比亚迪的汉DM40万都卖得挺好,但你试试它的空间和座椅舒适度,除了价格,更像是给年轻人的高端配置品味。我当时就在想,不光是配置,要真打到家,家庭用车要的是空间、越长越好,续航也不能掉链子。
你知道的,中大型MPV市场,纯电车型确实存在续航焦虑。去年我帮朋友看车,他家准备换七座SUV+微面混合用。有人说:纯电?还得考虑充电站点。加油加油方便,但充电就另当别论。 所以增程车型这块,还挺有市场。它的优势是,基本没有续航焦虑(这段先按下不表),又能兼顾家庭长途出行。
不过别搞错,增程车的成本、构造远不止看得见的油箱和电池。续航更够用,长时间高速跑,续航破1600公里,心里就有点底。这个数字我估算的,估算字有点飘,毕竟还没试驾到,依旧是感觉值。而且支持5C快充,充10分钟,能多跑300多公里(‘能’嘛,没细想过,提速是快,但到底真能快到这个程度?)反正按照官方说法,是好用的。外放电功能嘛,偶尔用电在户外,也挺实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感觉这个增程技术还挺成熟,关键是油电结合不像别的车型那样被动打补丁。它是主动端,加上超级增程器——DAM15NTE 1.5T发动机,配合一台210kW的电机,整体动力还行。不算爆发,但家庭用刚好。它的油箱是60升,可选择加满,也可以不加,体贴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我也要自我更正——之前说的续航能破1600公里其实是个估算,官方指标上,纯电续航大概能跑到450公里,整体续航才算是平均水平。我估计,百公里油耗在6.4升左右,算下来,长途出行也不差。
这车的操控部分,印象很深。底盘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后轮还支持转向,转弯半径竟然只有5.4米,城市里转弯比我家院子还灵巧。你不能想到的,转弯时候车尾会跟着车头一起吃弯,这在大型MPV里挺少见。配上空气悬架,整体乘坐舒适性大大提升。
安全方面,用料也挺扎实。车身采用前后一体化压铸,最高强度钢板2000Mpa,比我见过的好多车都要硬。它还配了9个安全气囊,长途高速跑的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你想,别说V2L外放电,充满电后还可以拿来应急用电,真是智能宅时代的新宠。我还注意到,后排娱乐屏扩大到21英寸,孩子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坐在后排还能当个小影院。那座椅,二排零重力设计,调节按钮就在扶手里,舒服得我都想试试。
不过啊,这车的目标用户还是家庭用户,空间实用、智能配置、长途续航都得顾得着。价格方面,预售定在35万起,略高于同类,但考虑到配置和技术,还是比一线豪华MPV便宜点。
我在网上查,竞争对手像理想L9或沃尔沃XC90插混版都在同一风向,但X9增程版的优势是不怕续航焦虑,配置更家庭化。如果你问我:未来呢?其实我觉得,增程版这条路还能走很远,毕竟平台成熟、用户接受度渐高,但市场里也不全是芳香,像某些品牌的纯电车续航表现也逐渐追赶上来。
这车的某些细节,倒挺让我右手记得左手,后排隐藏式杯架、空调出风口布局,都是用心的设计。唯一我还想问:这么多技术堆叠,维修起来是不是更麻烦?什么芯片、软件升级,会不会成为未来的硬伤?
反正,我对这款车的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家庭长途出行的场景,拿它去乡下带全家人,配备这么多智能舒适,感觉特别有昭告未来的味道。只市场反应怎么?还得看1-2年后消费者买不买账。对了,你觉得,家庭MPV,未来是不是会变得像移动火锅店,除了空间还得有点趣味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