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这盘棋,落子挺密。去年底的“番禺行动”,又是筑巢引凤,又是刮骨疗毒,动静不小。前阵子上海车展,冯兴亚出来亮了个相,轻描淡写一句“三大革故鼎新到位”,让人不禁想刨根问底,这“换汤不换药”的老戏码,还是真刀真枪的革新?
汽车这行当,说白了就是吞金兽,智能化更是个深不见底的漩涡。广汽那边厢“智行2027”喊得震天响,这边厢“星灵智行”、“GSD智能驾驶辅助”轮番登场,噱头是足了,可烧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那广汽的家底儿够不够挥霍?一方面是自力更生,一方面是傍大款,和科技公司抱团取暖。冯兴亚这话说得挺敞亮:“现在借力打力,未雨绸缪,日后这核心本领,还得是咱自个儿的压舱石。” 这弦外之音,谁都听得明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核心技术必须是自家后院儿的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然而,难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单打独斗,研发周期冗长,投入如泥牛入海,成效慢如蜗牛爬树。与科技巨擘联姻,又难免仰人鼻息,受制于人。这就像走在高空绳索上,既要维持身姿平衡,又要步履不停地向前。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再说这“安全”二字。冯兴亚这次把调门儿定得很高:“安全不是锦上添花,不是可选项,而是铁律,是底线。” 这话掷地有声,毕竟眼下智驾事故层出不穷,消费者对“安全”二字那是如履薄冰,格外审慎。但关键是,在“智能”的诱惑和“安全”的刚需之间,如何拿捏好分寸?
时下,不少车企为了逐鹿“智能”高地,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都亮出来,把“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呢?事故频发,消费者成了待宰的羔羊。广汽此番表态,无疑是给这股浮躁之风泼了盆冷水:智能驾驶,安全才是硬道理。
可这“安全”二字,说易行难。L2、L3、L4,分级是泾渭分明,可消费者真能心知肚明吗?车企在宣传时,会不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监管部门,又该如何正本清源,匡正视听?这些都是横亘在眼前的现实难题。
再聊聊这“番禺行动”。冯兴亚一句“三大革新举措业已到位”,听着像是小有所成,初见端倪。可这具体的革新路径是啥?从战略把控转向经营把控,自主品牌一盘棋运作,产品开发流程再造…这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听着就让人犯晕。
归根结底,就是想把自主品牌做强,把产品打磨好,把市场盘子做大。可问题是,哪个车企不想这么干?在如此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下,广汽凭什么能独占鳌头,鹤立鸡群?
冯兴亚还放出话来,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公开遴选CMO和四个企业掌舵人。这招棋走得颇有章法,广开贤路,能够吸引卧龙凤雏,也能激发企业内部的鲶鱼效应。但问题是,这些“空降兵”能否水土相服,适应广汽的文化?能否真正融入团队,形成合力?这些都是有待时间检验的变数。
最后说说广汽的那些新车。传祺向往S9,广汽、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袂,听着就底气十足。但问题是,豪华车市场早已是红海一片,BBA如日中天,新势力异军突起,传祺又凭什么能虎口夺食,分得一杯羹?
黄永强那句“好的品牌必须有好的产品来支撑”,可谓是至理名言。但产品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最终还得由消费者说了算。
吴坚豪言壮语,广汽L3有条件自动驾驶准入测试,定能跻身第一梯队,名列前茅。这话听着振奋人心,但能否兑现,还得看真本事,靠实际表现说话。
总而言之,广汽“番禺行动”这半年来,动作频频,魄力可嘉。但改革之路,道阻且长。能否拨云见日,浴火重生,还得看它接下来的表现。毕竟,在风云诡谲的汽车江湖,单靠摇旗呐喊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力来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