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内卷新高度:友商还在降价,玲珑已经开始修仙了

最近车圈有点意思,阿拉善那个地方,每年都有一群大哥cosplay沙漠之王,把车开过去,再把零件托运回来。但今年,玲珑轮胎过去,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在央视直播面前表演了一个当场飞升。

他们搞了一个叫什么“大师致途RT”的越野胎,对着镜头,一个工程师大哥拿了根5厘米长的钢钉,噗呲一下就扎进去了。当时我的心都跟着太阳一起趔趄了一下,这要是翻车了,那可就是典中典的直播事故,第二天就能上热搜被友商做成PPT全年循环播放。

结果呢?胎压稳如老狗,钉子拔出来,伤口瞬间愈合,连个屁都没漏。

这就很魔幻。

这已经不是技术了,这是玄学,是道法。玲珑轮胎的工程师,建议直接改名叫天师。轮胎里面塞的不是什么高分子材料,是太上老君的仙丹磨成的粉。这哪是自修复技术,这叫金钟罩铁布衫,建议申遗。

讲真,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究个体面,你降八百,我送个脚垫,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呢?掀桌子。我活不了,你们谁也别想吃。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回家吃泡面。

车圈内卷新高度:友商还在降价,玲珑已经开始修仙了-有驾

在这种背景下,你就能理解玲珑这一波操作的骚气之处。

它不是在跟你讲技术参数,不是在跟你科普什么橡胶配方。它在干嘛?它在“传道”。它在央视的聚光灯下,对着全国人民说:看见没,我的轮胎,它能修仙。

你觉得荒诞吗?一点都不。因为决定一个技术成败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完美数据,而是现实中最不讲理的场景。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是什么?不是高速公路,不是封闭园区,是早高峰期间,一个试图横穿马路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雷达再牛逼,责任也直接定给对方了。这才是技术的现实。

同样,轮胎技术的终极考验是什么?也不是阿拉善这种表演场地里,一尘不染的钢钉。讲真,我上次车胎被扎还是因为压到了一个不知道谁扔的小龙虾壳,生活远比钢钉魔幻。

这项技术的真正价值,是给用户一种“信仰”。

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早就被社会毒打得明明白白。车这个东西,最后就是个工具。但总有一些品牌,能把工具卖成信仰。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是那个三叉星标。比如特斯拉,会买它的人,根本不关心什么做工缝隙,他们爱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飞升的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车圈内卷新高度:友商还在降价,玲珑已经开始修仙了-有驾

玲珑这一波,就是开窍了,悟了。它在给自己的产品注入“品牌玄学”。

它在告诉用户,你买的不是一条轮胎,是一个护身符。是一个“即便天降钢钉,我亦可从容离去”的底气。这个故事,比任何性能参数都值钱。你可以在车友会里吹牛,可以在家庭聚会里表演,可以在女朋友面前展示你的“硬核科技品味”。这才是社交货币。

车圈内卷新高度:友商还在降价,玲珑已经开始修仙了-有驾

天天整这些花里胡哨的有什么用!先把耐磨性给我干到20万公里再说!

当然,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技术真的就无敌了吗?不一定。零下三十度它还好不好使?被泥巴糊住了还能不能自动愈合?最关键的,价格呢?如果一条带“仙法”的轮胎,价格是普通轮胎的三倍,那我作为一个抠门的用户,可能会选择买两条普通胎再加一个好点的千斤顶。毕竟大力也能出奇迹。

车圈内卷新高度:友商还在降价,玲珑已经开始修仙了-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那个修复材料比作一坨有自我意识的鼻涕,好像有点恶心,但你别说,还挺形象的。它平时潜伏着,一旦有破口,就Duang一下自己冲上去糊住。三体人看了都得给自己的科技树浇点水。

所以你看,玲珑这一波操作,本质上不是技术发布会,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为艺术”。它把一个本来很枯燥的技术点,变成了一个网络热点,一个社交话题。它成功地让大家开始讨论“轮胎也能这么玩儿?”。这就够了。目的达到了。

能赢,就是能赢。管他用什么方法。

那么,这项技术的最终归宿是什么?是让每一个在路上横冲直撞的老头乐,都装备上这种不死之身,彻底终结碰瓷宇宙的物理基础。当每一个“马路闪电侠”都拥有了扎不漏气的风火轮,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功德无量。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