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象征着豪华与品位的三叉星徽,如今却在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奔驰EQA从上市初期的32万高位一路下滑至14万的区间,这一价格轨迹不仅映照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集体阵痛,更揭示了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EQA的产品本身,便能发现其市场遇冷的深层原因。从本质上看,EQA仍是一款基于GLA打造的“油改电”车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纯电架构上的发挥空间。虽然其CLTC续航里程标称为619公里,但实际城市通勤中的续航表现约为450公里,与同价位的国产电动车型相比并无优势。更值得关注的是,EQA的电池供应商曾因热失控风险被召回,尽管厂家通过OTA限制了充电功率和满电容量来应对,但这种处理方式难以彻底消除消费者的安全疑虑。
在性能层面,EQA 260搭载的前置单电机百公里加速需8.6秒,放在当今电动车市场已显得平淡无奇。相较于国产同级车型普遍进入7秒甚至6秒内的表现,EQA在动力性能上难以激发消费者的驾驶热情。空间方面,EQA的车身尺寸相对紧凑,后排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对于追求实用性的中国家庭消费者来说,这无疑削弱了其产品吸引力。
智能化领域的差距则更为明显。当国产新能源品牌将L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作为标配时,EQA在智能化配置上已无法与同价位的新势力品牌抗衡。更让消费者诟病的是,奔驰对高德导航续费三年1498元、远程控制年费798元的服务收费策略,而国产车的同类功能通常是终身免费。这种传统的“豪华品牌溢价”思维,在高度内卷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显得格格不入。
从市场环境看,奔驰品牌在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奔驰在华销量暴跌14%,二季度跌幅更扩大至19%,远超其全球8%的平均水平。奔驰CEO康林松将中国市场竞争形容为“达尔文式”的竞争,参与价格战的汽车企业超过100家,席卷全行业。与此同时,国产电动车的崛起推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4.3%,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空间被彻底挤压。
销售渠道的动荡更是雪上加霜。大幅降价之下,多家奔驰门店扛不住了,包括唐山、东营、洛阳等多地门店突然关闭。上半年,北京、上海、杭州等23个城市已有超过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这种渠道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售后保障,形成了恶性循环。
EQA的销量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困境。2025年5月,EQA销量仅为239辆,在整个北京奔驰销量中占比仅0.64%。而今年1-5月累计销量861辆,同比下降68.36%的惨淡表现,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市场上的边缘化地位。放眼整个奔驰EQ系列,前7个月累计销量仅5577辆,新能源产品线近乎“哑火”。
EQA的价格“跳水”背后,既是清理库存的无奈之举,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被动应对。当比亚迪元PLUS、埃安Y Plus等国产车型在续航、科技配置和保值率方面展现出更强竞争力时,EQA原有的品牌光环已不足以支撑其溢价能力。
面对危机,奔驰已启动自救行动,新款CLA电动轿车开发直接选择与华为、Momenta合作,搭载866km续航与800V超充,并且GLC纯电版也在加速国产化。这些举措能否挽回颓势,仍有待市场检验。
对于那些注重品牌传统、对三叉星徽有特殊情结的消费者而言,现阶段无疑是入手EQA的历史低点。目前2023款 EQA 260奔驰EQA,新车上市指导价322000元,提供黑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选择,目前包牌特价仅售14万。但消费者也需清醒认识到,在智能化、用户体验等方面,传统豪华品牌与国产新势力之间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在这场电动化转型的大潮中,没有人能依靠过去的荣耀抵达未来的彼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