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

那是个雪夜,朋友的车在半坡上打滑动弹不得,我踩下油门轻松爬上去时,心里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什么叫真正的四驱。车轮抓地的那一瞬间,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一丁点迟疑,就像雪豹扑食般精准有力。后来才知道,这套四驱系统的响应时间是0.02秒,而大部分车需要0.4秒。数字背后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生死之间的距离。

买车半年了,从最初的试探到现在的依赖,这台星途瑶光C-DM寰球版给了我太多意外。

老外的认可,比广告管用

上个月在京藏高速服务区,一个德国口音的工程师围着我的车转了三圈。他蹲下来看底盘,趴在引擎盖上听声音,最后冲我竖起大拇指说了句“Sehr gut”。聊天才知道,这哥们在博世干了十几年,专门研究混动系统。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有驾

“你这车的平台,我们有参与。”他指着车标说,“M3X超混平台,我们和奇瑞合作了11年。”

当时我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德国人跟我说我们的技术有多牛,这感觉挺复杂的。但转念一想,技术这东西本来就没有国界,好就是好。

安全不是纸面数据

欧洲E-NCAP和澳洲ANCAP的双五星认证,听起来挺唬人,但真正让我服气的是那次高速避让。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有驾

前车突然变道,我条件反射地急打方向盘。整个过程中,车身稳得让我自己都意外。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车的A柱在25%小偏置碰撞中只变形了2.8厘米,比美国IIHS的标准还严格0.7厘米。

更让人安心的是电池安全。那个犀牛方刀电池经过了41项测试,包括海水浸泡48小时。想想那些自燃的案例,我对这车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四驱的门道,不只是脱困

很多人以为四驱就是为了越野或者雪地脱困,其实不然。这车的四擎四驱系统有个巧妙的设计——前桥扭矩可以在0到90%之间动态分配,后桥是10%到100%。

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高速过弯时车身极其稳定,即便是雨天也不会有那种“要漂了”的感觉。数据显示侧倾角只有2.1度,这个水平已经接近一些豪华性能车了。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有驾

馈电油耗6.6升,对于一台四驱车来说,这个数字已经很良心了。朋友的汉兰达四驱版,市区跑下来要9升多。

1400公里的底气

真正让我爱上这车的,是那种想走就走的自由感。34.46度电加满油,CLTC续航1400公里,这不是吹出来的。

上次北京到上海出差,一路跑下来还有富余。在服务区看着那些排队充电的新能源车主,说不优越是假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不被续航绑架的感觉,让开车重新变成了一种享受。

市区用纯电模式,安静得像开电车;上了高速发动机介入,动力源源不断。3挡DHT变速箱在不同工况下有11种速比组合,切换得你几乎感觉不到。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有驾

细节里的用心

老婆最爱的是那个女王副驾。160度可调腿托,30厘米长的脚托,8层发泡工艺的NAPPA真皮座椅。第一次坐上去她就赖着不下来了,各种按摩模式试了个遍。

后排空间对我这种1米8的人来说完全够用,腿部还有两拳距离。带孩子出行时,安全座椅装上去也不觉得拥挤。全车32个储物空间,连雨伞都有专门的槽位。

说到底,还是实力说话

德国工程师在北京服务区绕车三圈后竖起大拇指:这台1400公里续航的中国车到底藏了什么-有驾

CDC电磁悬架每秒扫描路况1000次,过减速带时的过滤效率能达到92%。说白了,就是颠簸路面跑起来很舒服,高速过弯很稳定。

Lion 6.0车机系统用的是骁龙8155芯片,反应够快,语音识别也挺准。后排乘客可以用“你好星途+座位号”单独控制自己那一侧的功能,这个设计挺贴心。

半年开下来,这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炫技,而是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的用心。德国工程师的那句“Sehr gut”,现在想来,应该不是客套话。

毕竟,让挑剔的德国人说好的东西,通常都不会太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