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东莞的工业园区里依然灯火通明。偌大的安世半导体厂房,诊脉一般的“嗡嗡”运转声渗进每道安全门。几百号穿着无尘服的工人,正忙着将一颗颗“不起眼的小芯片”检验封装,码进仓库,每一枚外观相似,却都有自己的流向和命运。很少有人会相信,这些“豆腐大小的小黑块”,在十七天前成了欧洲车企的救命稻草,也成了荷兰政府的心头大患。
如果你是决定命运的车企采购总监,刚把新的芯片清单报上去,却忽然接到一通电话通知:“安世中国的芯片,出口暂停,未知归期。” 你预算表上的数字每分每秒在跳水,宝马工厂流水线上上万工人一边喝咖啡一边等消息,机器的轰鸣声像是在倒计时:还能拖多久?你会怎么办?是埋怨政府,打电话骂供应商,还是安慰自己“危机就是转机”?可惜,大概率连自嘲的心情都提不起来——芯片出口冻住,和被卡脖子那滋味,原来是一个味儿。
很多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但有些“利”,偏偏只会给你带来亏——比如荷兰政府这次“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操作,一夜之间把自己送进了条死胡同。9月30号,荷兰人动作堪称雷厉风行,号称“为了本国利益”,突然对中资控股的安世资产强制接管。表面上是掌控高科技企业,增强“战略自主”;实际上,动机简单得令人想笑——怕中国科技成长,怕自己的核心优势不再不可替代。可是,谁能想到,这个590亿人民币的大厂的真正命门,根本就不在荷兰,而是在中国东莞。
欧式管理的教条主义,在中国工厂门口变得像个迷路的外教。怎么说呢?就像“房东拿着空房产证,却想指挥住在自家的人怎么排练厨房舞步”,耳提面命,没人理会。接管令一下,中国的商务部这边反手就是一板斧,“安世半导体(中国)产品暂停出口”。欧洲的宝马、奔驰、大众,全都傻眼了:你给我国有化了个寂寞?芯片还在地球的另一头原地打转,没一个出厂。听说,宝马一家每月就因此损失近10亿欧元——这损失要真报保险,估计保险公司都要破产。
在这场“资产分家”的游戏里,唯一掉进迷宫的是荷兰自己。中国公司比谁都清楚命门在哪里。10月18日,安世中国非常正式地给所有员工打了个预防针:今后只认国内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指令,荷兰总部的话,不顶用。 这份通告看似冷淡,其实是把控制权拧死在国内,跟对方打了个专业级别的“太极拳”。想插手?请排队、带好身份证、把棋谱抄熟再说。
后来的剧情更像段子:荷兰政府眼看事情收不了场,居然出面辩称“是外部顾问建议的,不是我们拍脑门决定”。看多了刑侦现场,发现甩锅方案千千万,像这么不走心的,实属罕见。你如果信这套说辞,恐怕连“小区物业临时停水”都嫌理由太随意。
从专业角度看,这场表演背后大概率还是“美国导演、荷兰主演、欧洲配角”。半导体是美中科技冷战的核心高地,美国这些年软硬兼施,努力鼓动荷兰、德国等盟友一起对中国“卡脖子”。但他们好像把剧本写错了,甚至没有仔细研究一下全球芯片制造的生产地图——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产能、车规芯片的工艺和管理,几乎全系在中国东莞。 你可以国有化股权,甚至讲出1000种国家安全理由,可你没法把工厂、员工、技术自己复制回欧洲。这种以为可以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只适合出现在午休时间的肥皂剧里。
欧洲车企的叫苦声,一下就比政客们的对白更真实、直接。对于大众、宝马们来说, “卡脖子的恐惧症” 并不是新闻——毕竟,当年日系地震,他们就体会过零部件短缺的滋味。但这次,他们没料到,居然是自己的政府给自己下刀。市场上的芯片备货,砸下几亿欧元,只能用来观赏,想想都让人牙疼。
中国这次的反应,其实相当冷静而且清晰:无豁免,无谈判。毕竟,企业资产安全是底线。这世界不是慈善家开咖啡店,谁家随随便便被强行接管、还继续两肋插刀供货?这事如果开了先例,那以后“投资”的朋友们可就真得安安心心做本地小作坊了。中国的底气也够——自家芯片出口三级跳式增长,车规级芯片已占全球近三成,不愁没人买单。
现实往往比剧本更讽刺。闻泰科技等中方主导企业在加速打法律战,东莞生产一切如常,出口的口岸就在工厂一墙之隔。欧洲那边集体着急,荷兰政府“出口转内销”,只能和顾问们开闭门会议,试图做一场没有观众的危机公关。有人建议分拆工厂资产、转移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说得轻巧,真到落地就发现,产业链比人和人之间的离婚诉讼还不好理,刚要分家产,就发现钥匙还在前任手里。
如果说现代产业链像胶水,那么制裁游戏就像拿刀割胶条,一刀下去,自己也一样被粘住。零和博弈适合投骰子,拼产业,只会满地鸡毛。有人说,这世界上最难看的不是嘴仗,而是割裂的产业现实。讽刺的是,当别人还在讨论控制权的时候,那些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实验员、采购员已经开始盘算:下个月工资能不能准时到账?
最后,如果我们一定要给这出闹剧配个评论,我只能说:全球化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你随手一撞,可能正好碰上了自己的骨头。而芯片这东西,小则几毫米,大则关乎几个国家的命门。下一步该怎么走?是各家继续筑墙,还是能静下心来修桥?抛开情绪,产业链里的每根螺丝钉,都帮我们写下了答案——只是,不是谁都愿意读。
有些难题,大概比芯片本身还难破解。您说呢?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