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

最近有件事儿在网上聊得挺火的,说是一辆国产的越野车,没经过任何特殊的改装,就那么直接开进了长江,还成功地从一岸开到了另一岸。

这事儿一出来,大伙儿的第一反应估计都差不多:真的假的?

是不是拍电影的特效,或者是什么宣传噱头,底下偷偷藏着什么浮力装置吧?

毕竟长江可不是咱们小区门口的小河沟,那水流子急得吓人,一辆三吨重的铁疙瘩说下水就下水,还跟开船一样,听着就有点玄乎。

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有驾

但事实是,这事儿还真就发生了,主角是一台叫纵横G700的越野车,背后的厂家是咱们都熟悉的奇瑞。

这一下,可就把大家的胃口给吊起来了,这车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事儿发生在安徽芜湖,长江正好从这儿穿城而过。

了解地理的朋友都知道,长江到了中下游,江面非常宽阔,芜湖这段的江面宽度得有两公里多,而且是主航道,水深流急,水面底下还有各种复杂的暗流和漩涡,别说汽车了,就是一般的船只从这儿过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可这辆纵横G700呢,就跟没把这些放在眼里似的,一头就扎进了江里。

从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能看出来,它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装上巨大的游泳圈或者浮筒,外观上跟在马路上跑的时候一模一样。

入水之后,车身并没有立刻下沉,而是很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车轮子已经完全淹没在水下,不起作用了。

紧接着,车尾部翻腾起两道明显的水花,推动着整个车身开始向对岸前进。

整个过程看起来不慌不忙,姿态非常稳定,没有左摇右晃,也没有忽上忽下,就像一艘动力十足的小艇,硬是在江面上开出了一条直线。

最后,花了22分钟的时间,这辆车稳稳当当地在长江南岸的码头上了岸,车门一开,驾驶员轻松地走下来,车里头看起来也是干干爽爽的,这场景确实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有驾

那大伙儿肯定好奇了,这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它凭什么能浮起来,又靠什么在水里前进呢?

这可不是什么魔术,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在里头撑着。

咱们可以把它拆开来看,主要有三个关键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车身的密封防水技术。

咱们家用车最怕的就是涉水,水一进发动机或者驾驶室,那车基本上就得大修了。

而这辆车在设计的时候,就把防水当成了一个头等大事。

它的整个车身,包括车门、发动机盖、后备箱盖这些所有能打开的缝隙,都用了一种特殊的密封材料。

这种材料在接触到水之后,会因为压力的作用自动膨胀,把缝隙堵得死死的,就跟咱们用发泡胶填缝一样,水汽都别想进去。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能抵抗2000帕的水压,保证了在水里行驶的时候,外面的江水进不来,车身就成了一个密闭的空心铁盒子。

根据浮力原理,一个足够大的空心物体,只要能保证水不进去,它自身的重量被排开的水的重量抵消掉,自然就能浮起来。

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有驾

这辆三吨重的车,正是靠着这种极致的密封性,才获得了在水上漂浮的基本能力。

第二个,是它独特的“水上动力系统”。

车在水里,轮子转得再快也是白搭,根本使不上劲儿。

要想前进,还得像船一样,靠螺旋桨。

这辆纵横G700就在车尾巴底下,巧妙地藏了两台专门用于水上推进的装置。

这两台推进器在平时是收起来的,不影响正常开车,可一旦进入“渡江模式”,它们就会伸出来工作,提供强大的推力。

这个设计就很高明了,它让这辆车真正具备了“两栖”的能力,在陆地上是车,到了水里就能切换成船。

这套推进系统提供的动力,能让这辆庞然大物在水里达到每小时7公里的速度。

这个速度听起来不快,但你要知道,成年人快步走的时速也就五六公里,也就是说,它在水里开得比咱们在岸上走得还快,横渡两公里宽的江面,22分钟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个,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点,是它的姿态平衡控制系统。

长江水流复杂,光能浮、能走还不够,万一遇上一个大漩涡,或者一股强劲的横向水流,车身一侧歪,很容易就翻了。

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有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给它装上了一个非常精密的“大脑”,叫做六轴陀螺仪。

这个东西咱们在手机、无人机里都能见到,它的作用就是实时感知物体的姿态变化。

在这辆车上,它每一秒钟就能采集上百次关于车辆前后俯仰、左右侧倾和方向偏转的数据。

一旦发现车身因为水流的冲击发生了不正常的倾斜,车载电脑会在半秒钟之内做出判断,并且立刻调整两侧推进器的推力大小。

比如说,左边被水流顶得要翘起来了,电脑马上就让左边的推进器加大点劲儿,把车身给压回去,右边也是同理。

这种调整速度和精度,是人类驾驶员根本无法做到的,它保证了车辆在风浪中也能像个不倒翁一样,始终保持平稳。

把这些技术细节搞明白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次横渡长江的事件,就能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了。

奇瑞这么做,肯定不只是为了搞个大新闻。

这更像是一次公开的“成果展示”,展示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埋头苦干积累下来的技术实力。

想当年,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底子很薄,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我们只能跟在后面学。

奇瑞自己也是从1997年芜湖的一片荒地上起家的,那时候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奇瑞硬核越野车横渡长江,上演水上飞,仅用22分钟-有驾

但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从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部件开始,一步一步地搞自主研发。

从最早让很多人实现汽车梦的QQ小车,到后来连续多年成为自主品牌出口的冠军,这里面靠的就是对技术的执着。

这次的纵横G700,可以说是这种执着精神的一个缩影。

在硬派越野这个领域,过去一直都是国外的品牌,比如路虎、Jeep这些在唱主角,它们以强大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著称。

而咱们国产品牌想要进入这个高端市场,就必须拿出点真本事,得有别人没有的“独门绝技”。

这次的量产车渡江,就是这样一个绝技。

它告诉所有人,在硬核技术上,我们不但追上来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实现了超越。

当别的品牌还在宣传自己的涉水深度是90厘米还是一米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聊“涉水”这个概念了,我们直接开始“渡江”了。

这背后展现的,是一种强大的技术自信和体系能力。

因为要实现水陆两栖,它不是简单加装几个零件就行了,而是需要从车身结构、材料科学、动力系统、电子控制等方方面面进行全新的、系统的设计和整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所以说,这辆车横渡长江,表面上看是一次大胆的挑战和营销,但往深了看,它其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案例。

它说明了我们的企业不再满足于在中低端市场做一些模仿和跟随,而是开始有能力、有底气去挑战那些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去定义全新的产品标准。

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是我们国家整个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和强大的支撑。

这份从“草台班子”到“技术先锋”的蜕变,这种敢于向自然极限和技术壁垒发起冲击的勇气,才是这次事件中最值得我们骄傲和回味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