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总刷到汽车圈的消息,有网友说专家预测未来国产汽车厂可能就剩六个能活下来。我琢磨着这名单里肯定有比亚迪——深圳那家,毕竟现在路上跑的绿牌车,比亚迪占了不少,新车型也是一个接一个往外蹦,前儿刚听说他们又整了个海豹06DM-i旅行版,官方价10.98万到12.98万,我同事看了直拍大腿:“这价格比我家那油车还便宜,配置还多一倍!”
说实在的,现在谁买车还盯着“够不够用”啊?都讲究个“舒坦”。我上周末刚好去4S店转了转,坐进海豹06DM-i的车里,第一感觉就是“实在”——没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12.8英寸中控大屏明晃晃的,比我手机屏幕还大,导航、听歌、调空调,手指划拉两下就搞定。最戳我的是那些小细节:50W无线充电板往桌上一放,手机往那儿一扔,再也不用满世界找插座;前排座椅带通风加热,夏天坐上去凉飕飕的,冬天一启动就热乎,比我那老破车的座椅强多了;还有那个冷暖车载冰箱,夏天塞两瓶冰啤酒,冬天放碗热汤,跑长途的时候简直救命——我去年开车回老家,高速服务区买瓶冰水都得排队半小时,现在想想都馋。
动力这块儿,比亚迪的混动技术我算是服了。海豹06DM-i用的是第五代DM系统,1.5L发动机加电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扭矩126N·m,电动机分俩版本,120kW/210N·m和160kW/260N·m。说直白点,这组合就像“省油小能手”加“动力小钢炮”——市区开车,电机一发力,起步轻快得很,红绿灯跟车基本不落后;上了高速,发动机介入得特别平顺,再踩油门也不发怵。我邻居老王买了辆比亚迪宋PLUS DM-i,上个月跟我说:“这车我开高速跑过,120码巡航油耗才5L多,比我那1.5T的油车省一半油钱!”海豹06DM-i应该也差不多,毕竟技术是同源的。
要说为啥专家说只剩六家,我觉得道理特简单——现在买车的人精得很,光靠“便宜”或者“牌子响”可不行,得有真本事。比亚迪有电池技术兜底,电池耐用不说,安全性也高;长安底盘调校是老底子,开起来稳当;广汽有合资品牌的技术积累,质量靠谱;吉利并购沃尔沃后设计水平涨了不少,车子看着就高级;上汽有大众、通用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得好;一汽有红旗的品牌底蕴,国人情怀在那儿摆着。这些厂都有压箱底的本事,抗风险能力强。反观那些没技术、只会“抄作业”的,市场一波动就撑不住——我老家有个小牌子,前两年还卖得挺好,去年直接倒闭了,老板欠了一屁股债。
我表姐去年想买辆旅行车,跑了七八家4S店,看了合资品牌的,最低也要十八九万,配置还寒酸:手动座椅、小屏导航、没座椅加热,她跟我吐槽:“这钱够买辆差不多的SUV了,要旅行车干嘛?”现在海豹06DM-i旅行版一出来,10来万就能买到带全景天窗、座椅通风加热、车载冰箱的,配置直接拉满,这不就是把“小众需求”变成了“刚需”吗?
最近去加油站,听见俩大爷聊天,一个说:“现在年轻人买车都买新能源,我儿子刚提了辆比亚迪,说比油车省多了。”另一个接话:“可不是嘛,我闺女也说,现在油车就像老古董,除了能跑啥都没有。”这话听着扎心,可细想是这么个理儿——消费者要的是“好用、耐用、不贵”,厂家就得把劲儿往这儿使。比亚迪海豹06DM-i就是个好例子:该有的配置一样不少,价格还接地气,动力油耗还能打,这才是普通老百姓想要的“刚需车”。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