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广西砸下重金建电池厂,这事到底靠不靠谱?听说2026年投产后年产值要冲500亿,还能给当地新能源车当"充电宝",听着挺玄乎的。咱们掰开揉碎看看这里头的门道。
先说这500亿的小目标。现在电动车卖得确实火,路上绿牌车越来越多。比亚迪自己家的车都不够用电池,更别说还要卖给其他厂家。按他们规划,三个厂子开足马力干,确实有可能冲到500亿。但这里头有个坑——电池这行当卷得厉害。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这些对手可不是吃素的,万一打起价格战,利润就得缩水。就像手机市场似的,现在国产机配置一个比一个高,价钱却越来越便宜。
再说原材料这事更闹心。造电池要的锂、镍这些金属,价格跟过山车似的。去年碳酸锂最高冲到60万/吨,现在又跌到10万出头。要是赶上原材料涨价,成本嗖嗖往上涨,厂家要么硬扛亏本,要么涨价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你们还记得前两年电动车集体涨价的事儿吧?就是被电池材料给坑的。
不过广西政府这次是真下血本了。听说给比亚迪批的地都是优惠价,税收还能减免。当地还配套建了变电站和物流园,这架势明显是要把新能源产业链给搞起来。就像合肥当年押注蔚来似的,现在不也成了"新能源车之都"?
说到"超级充电宝"这个比喻,还真挺形象。现在广西街上跑的新能源车,电池不是宁德时代就是比亚迪的,基本都得从外省运。等本地厂子建好,就像在家门口开了个加油站,随时要随时有。而且一个电池厂能带起来一堆配套企业,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这些供应商肯定得跟着来。你们看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后,周边冒出来多少零部件企业?
但有个问题很多人没注意到——技术迭代的风险。现在主流是磷酸铁锂电池,万一哪天固态电池突然量产了,这些传统生产线不就抓瞎了?就像当年诺基亚的塞班系统,说淘汰就淘汰。比亚迪敢砸这么多钱,估计手里还捏着其他技术牌。
最实在的还是就业。听说这三个基地要招上万人,工人月薪能给到6000-8000。对广西老乡来说,这可比去广东打工强,至少不用背井离乡。隔壁柳州五菱的工人现在都开始打听怎么跳槽了。
不过话说回来,理想很丰满,现实还得走着瞧。你看许家印当初在新能源汽车上砸了500亿,现在呢?所以关键还得看比亚迪能不能把成本控住,把技术稳住。要是真能做成,以后广西可能就成了南方的新能源重镇,搞不好还能跟广东掰掰手腕。你们觉得这次比亚迪能成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