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疯没疯我不知道,但他们的产品开发负责人吉安马里亚·富尔根齐老师,最近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对着媒体一顿输出,核心观点就一个:我们法拉利,不想要一台2000马力的电动超跑。
诶,这就很魔幻。在一个大家都在疯狂堆料,马力不过千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的时代,法拉利突然不装了,摊牌了,说兄弟们,那个游戏我不玩了,因为太简单。
他说,市场上有些电动车已经有2000马力了,用电动机实现这种功率“非常简单”,所以你看,小米这种“不务正业”的手机厂,现在都能造出全球动力最强的车之一。
讲真,这话术,典中典。像极了一个修仙界的宗师,看着一群吃蛋白粉练肌肉的莽汉,然后撇撇嘴说,练那么大有什么用?都是死肌肉,内力才是关键。
翻译一下就是:你们这帮新势力,就会堆参数,搞一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简直就是大力出奇迹的压缩毛巾,加点电就瞬间膨胀,但里面是空的。而我们法拉利,讲究的是“道”,是人车合一的“神交”。
他说这种2000马力的车是“大象”,因为你得配巨大的电机和巨大的“能量块”,车子傻重,没有灵魂。
这话说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问题是,市场的逻辑,或者说,现在这个掀桌子式竞争的黑暗森林里,活下去的逻辑,从来不是比谁更优雅。而是比谁更不要命。当小米和一群新势力把价格和配置打到骨折,恨不得买车送你一套房的时候,你还在那边谈“驾驶乐趣”和“品牌调校”,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最好的防守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
法拉利当然懂这个,所以他们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他们的第一台纯电车“Elettrica”,马力也超过了1000匹,干翻了自家的V12和传奇混动LaFerrari。但他们必须强调,我们的1000匹,和你们的1000匹,不是一回事。我们的马力,是经过F1技术开过光的,我们的电池,是模块化的,我们的配重,是47:53的黄金比例,你们的呢?你们就是简单粗暴的Ctrl+C,Ctrl+V。
这种感觉我特别懂。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你就会明白一种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别的车内饰多豪华,配置多高,没用。他会告诉你,特斯拉的灵魂在于软件和自动驾驶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法拉利也是一样,甚至更极端。买法拉利的人,买的从来不是那几百匹马力,买的是那个跃马标,是那个能让你在任何一个加油站都成为焦点的社交货币。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法拉利更是如此。所以,法拉利的核心任务,不是在技术上打败谁,而是要维护这种“信仰”,告诉信徒们,我们和那些凡夫俗子不一样。
他们说Elettrica会是一台更实用的四门四座车,可能是个SUV。你看,又来了。先用一个看似亲民的姿态麻痹你,说我们要做一台“每天都能开”的车,“我们不希望客户把车留在车库里”。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听到这话差点哭晕过去。法拉利你清醒一点!谁买法拉利是为了日常代步啊?是为了买菜接孩子?不就是为了让它静静地躺在车库里,然后在某个周五的下午,开出去让所有人行注目礼吗?日常驾驶的微笑?讲真,我楼下那个送外卖的小哥,他那电瓶车的驾驶乐趣,可能比很多所谓的性能车都高,因为他真的在人车合一地躲避大妈。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法拉利这位高管的话术更蠢。
他们所谓的平衡“性能、驾驶乐趣与设计”,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是在为自己可能在纯电赛道上,无法做到参数碾压而提前找补。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打不过拿加特林的现代士兵,只能说:“你这没有武德,不算好汉。”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能打赢,就是能打赢。
所以,法拉利真正的恐惧是什么?不是那些2000马力的“大象”,而是这些造“大象”的“野蛮人”,他们根本不跟你讲武德。他们用最民粹的方式解构了汽车工业。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现实,混乱,但不讲道理。
法拉利要造的车,必须充满激情与驾驶乐趣。但快乐就是快乐,你跟我扯那么多干嘛?!当一台国产电动车用2秒多的加速把你秒在身后,车主摇下窗户对你喊一声“机你太美”的时候,你座椅里那点所谓的“激情”,瞬间就变成了“气人”。
所以归根结底,法拉利的意思是,开我们的车你可能跑不过小米,但你可以鄙视他。
就问你怕不怕?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