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26日讯 (福建日报通讯员 黄中泉 邹雯) 5月以来,永安市聚焦“人、盔、车”三大痛点,打出共享单车安全专项整治“组合拳”。截至目前,当地7家企业、8259辆共享单车全部完成“安全升级”,科学施划227处停放区域,出动执法人员375人次,整改乱停乱放及占用盲道、人行道等,为市民营造了安全、有序、便捷的出行环境。
针对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未设置骑行“人脸识别”功能,导致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等现实问题,在整治行动中,永安市城管局将人脸识别系统纳入检查的重中之重,对辖区7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人脸识别功能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要求企业立行立改。
安全头盔是骑行者的“生命守护神”。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共享单车存在安全头盔缺失、破损严重等现象,有的甚至没有配备头盔,让骑行者完全处于“裸奔”状态,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对此,当地要求共享单车企业配备的头盔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舒适性、抗冲性,确保所有共享单车车头卡扣“一盔一锁”。
精准定位是实现共享单车有序停放、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共享单车的定位系统存在偏差较大、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乱停乱放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解决这一痛点,永安市要求企业加大定位技术投入,升级优化现有定位系统,确保系统高精度、高稳定,以实时准确掌握共享单车的位置信息;同时要求企业结合城市规划和管理需要,合理划定停放区域,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