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

前阵子在小区楼下碰见王哥,他去年刚换了辆油电混动,说是能省不少钱。那天我们边抽烟边唠嗑,他突然叹气,说:“兄弟,这玩意儿,真没想象中那么美。”原来他买的时候16万,还特地挑了个说法最响的日系品牌。可半年下来,每次加油省下来的那点钱,连保养都不够。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我也算常年泡在各种车友群里,最近发现吐槽混动车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嫌保养贵,有的觉得动力不行,还有几个后悔没直接上插混或者纯电。我记得有位东北群友还发过票据——一次小保养,两千出头,就换了点机油和变速箱油。他自己都乐:“早知道这么折腾,我就整台插混得了。”

说起来,这种现象其实挺普遍。我表弟家住昌平,也开着一台差不多配置的同款车型。他给我算过账:燃油版14万拿下,混动要多掏2万。厂家吹牛皮,说百公里能少烧1.6升,但真到手里,一年跑两万公里,也就省个不到三千块钱。这回本周期,一拖就是七八年,还没算上维修费呢。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再说驾驶体验吧,不瞒你讲,上个月我们一起去怀柔野炊,我坐副驾,他踩了一脚超车,那感觉……跟十年前开的1.6自吸似的,“双动力”名头挂着,其实两头都够呛。尤其是高速段,只要一深踩,你就能感受到那个“勉强”的劲儿。有时候朋友还调侃:这叫“四不像”,既不像纯电安静、也不像燃油带劲。

还有件事挺逗,有次4S店技师小刘跟我闲聊,说现在修这些新式变速箱和双系统,比以前麻烦太多。一旦坏点啥配件,不光贵,还不好订货。“你看这套专用E-CVT,”他说,“普通人根本搞不懂结构,你别以为它耐造。”甚至有些老客户直接抱怨,小毛病比传统汽油机还频繁,比如冷启动偶尔抖一下、冬天亏电续航更短什么的。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顺便提一句,现在好多冷门配置其实压根用不上,比如仪表盘上的“节能分数”显示,每次开完还能打分。我问王哥有没有看过这个功能,他笑骂一句:“谁天天盯这个?反正每月加多少号,都心里有数。”

政策变化也是硬伤之一,以前买这种车还能沾环保补贴,现在基本全砍掉。而且像北京、上海这种地方,要想进城不限行,人家只认绿牌。邻居张姐去年刚换插混,她直言当初犹豫半天,现在倒好,天天市区随便跑,再也不用抢蓝牌指标。据她讲,自从单位装了充电桩,她已经快忘记加油站长啥样了。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所有人对新能源无脑吹捧。有位南方朋友之前入手了一台二手老款纯电,据他说冬天续航缩水严重,加上高架堵半小时空调就掉10%——但即使这样,总体成本还是比他之前的小排量汽柴油低不少。“至少不用操心大修发动机,”他摆摆手,“现在街坊们凑热闹都问我要不要帮忙拉线充个手机。”

也有人坚持守着传统汽柴油车型,他们总爱念叨一句话:“再怎么升级,这发动机声音才叫踏实!”但现实情况就是,新技术更新太快,有些配置一年一个样,比如自动驻车、远程OTA升级之类,用起来方便,可坏起来更麻烦。今年春天隔壁老李家的新款插混出了点故障,大灯一直闪烁关不了,好在售后反应快,一个下午解决。但李嫂还是嘀咕,下回选简单一点的不香吗?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最后提个冷知识,其实很多早期买过第一代国产自主品牌增程式(名字不能细说)的老司机,如今转卖二手市场时才发现行情尴尬——价格跳水厉害。不少人干脆留作代步练手或者送亲戚农村去了。当初信誓旦旦,如今只能苦笑一声:“谁让咱赶潮流呢?”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生活琐事绕不开这些选择题,用什么类型的动力总成,到底图哪门子方便或划算,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不过眼瞅着新能源技术一天一个花样,那些靠政策吃饭的小众产品确实慢慢被淘汰出局。不信你去郊区看看停车场,好几辆停在那里落满灰尘的新旧能源标志车型,看着怪唏嘘……

油电混动车为啥越开越纠结?听北京老车主聊半年用车心酸史-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