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开双擎上下班1公里的傻子,两年修车花了一万二

讲真,最近总有人问我,每天上班就一公里,买个双擎是不是又省油又高级,一步到位直接成仙。

我每次都想直接把手机顺着网线丢过去砸醒他。

我就是那个开双擎上下班1公里的傻子,两年修车花了一万二-有驾

图什么?就为了一脚油门还没踩热就到公司,然后跟同事吹嘘自己那套从来没机会介入的混动系统有多牛逼?

这不叫用车,这叫行为艺术,叫“我不为省钱,我就是想花钱听个响儿”。

这是一种非常赛博的朋克。

这是一种非常后现代的荒诞。

先说一个暴论,对于1公里通勤这种堪称“瞬移”的场景,双擎压根不是省油,它是增耗。

你以为的双擎工作模式是“低速用电美滋滋,高速用油乐无边”,像个能随时切换形态的超级赛亚人。

但现实是,你家小区门口到公司地库这1公里,对车来说,就是刚睁眼就被迫跑了个百米冲刺,然后立刻躺下。

它的那颗娇贵的发动机心脏,刚被冷启动点燃,机油还没来得及润滑到所有角落,温度都没上来,还没进入最佳“战斗状态”,目的地就到了。

然后,熄火。

整个过程,电机基本就是个摆设,全程是发动机在用最费油的方式强行营业。有汉兰达双擎车主实测,7公里的短途,油耗都能给你干到11个,你这1公里,怕不是要把油耗干到三体人都看不懂的程度。

我就是那个开双擎上下班1公里的傻子,两年修车花了一万二-有驾

同级别的燃油车看了都得给你点个赞,说一句“谢谢大哥帮我垫底”。

这叫省油吗?这叫往中石化的功德箱里疯狂投币。

我们再来算一笔能让会计当场辞职的经济账。

就拿卡罗拉这台“买菜神车”来说,双擎版比燃油版,落地怎么也得多掏个三千五。

好,我们就算你是个超级自律的打工人,风雨无阻,一年260天班一天不落,每天往返2公里,一年跑520公里。

一个百公里油耗4.5L,一个7L,油价我们按8块3算。

一年下来,你猜你能省多少?86块。

八十六块!现在可能不够你吃一顿像样点的麻辣烫。

为了这86块,你要先多花3500块。简单的小学除法,你需要开41年才能回本。

41年。

那时候可能车都进化出感情了,人类都移居火星了,你的卡罗拉还在为了回本兢兢业业地跑着那1公里的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愚公移山精神。

更骚的是,这还没算北方的冬天。天一冷,电池就是个“压缩毛巾”,性能直接打对折,油耗蹭蹭往上涨,回本周期直接奔着“三代人的承诺”去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真正的坑,在看不见的地方。

这种天天“闪击战”式的短途通勤,对车是一种酷刑。

首先是积碳,发动机天天燃烧不充分,跟天天抽劣质烟的老烟枪一样,气门、喷油嘴很快就糊上一层黑乎乎的玩意儿。三年后,你每年都得额外掏个七八百去给它“清肺”,不然它就抖给你看。

其次是冷凝水,机舱里反复上演“冰火两重天”,水汽凝结,腐蚀你的线路和各种娇贵的电子元件。你以为丰田是开不坏的,但电子元件可不是金钟罩铁布衫。

我作为一个曾经真的拥有过双擎雷凌的人,就因为天天在市区里蠕动,两年不到,传感器和线束就给我报销了,修车师傅看着我都露出了慈祥的关怀:“小伙子,车是好车,但你这用法,属于是逆天改命,它扛不住啊。”

然后一刀下去,一万二。

那一刻我悟了,所谓的省油,只是把A口袋里的钱,用一种更魔幻的方式,转移到了B口袋。

还有电池。

我就是那个开双擎上下班1公里的傻子,两年修车花了一万二-有驾

诶,是是是,我知道,丰田给你终身质保。但这个质保就像健身房的年卡,办了不代表你就能练出腹肌。

它有一堆限制条款,而且,频繁的浅充浅放对电池寿命的损耗是不可逆的。有抖音大神做过实验,天天10公里内通勤的双擎,电池健康度掉得比年跑两万公里的网约车快40%。

就算给你免费换,你三天两头往4S店跑的时间成本呢?你跟领导请假说“老板,我的混动爹电池又不行了,我得去伺候它”?

这个场景,想想都觉得充满了醍醐味。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大型黑色幽默现场。

那问题来了,1公里通勤,到底该选什么鬼?

首先,当然是微型电动爹。

现在碳酸锂价格跳水,五菱宏光MINI这种小可爱,补贴完一万多块钱,开一公里成本一毛钱。每天的通勤成本,可能还没你早上买的那个茶叶蛋贵。还能上绿牌,在上海这种地方,一个牌照就省出九万块,这九万块你拿去干啥不好?买排骨它不香吗?

其次,入门级燃油车。

轩逸经典,落地八万多,皮实耐造,保养便宜。虽然油耗高点,但在1公里这个尺度下,油费差距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它的发动机心态好,你这么折磨它,它不跟你急,故障率低得让你怀疑人生。它就是汽车界的“活菩萨”。

最后,你要实在纠结,偶尔还想跑个长途,那就去看看插混的低配。

长安启源A05,补贴完不到五万。平时你就当电车开,70公里纯电续航足够你通勤一个礼拜,真要出远门,亏电油耗才2.9L,简直是把燃油车的脸按在地上摩擦。这叫什么?这叫我全都要。

当然,也不是说双擎就一无是处,它就是个“屠龙技”,你得找到龙在哪。

比如你住在海南这种油价上天的地方,一年还得跑几次长途回老家;或者你所在的城市有双擎专属的不限行、停车优惠政策;再或者你就是个神人,一辆车打算开到天荒地老,用终身质保和时间赛跑。

但讲真,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比在通勤路上捡到钱的概率还低。

说到底,选车不是选配置,是选场景。

双擎的技术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把它错配到了1公里的通勤场景里。这就好比你请了个雷电法王杨永信来给你修电脑,专业不对口,纯属瞎整活。

所以,经过严密计算,1公里通勤最适合你的,既不是电车,也不是油车,更不是双擎。

是你的腿。

或者,一辆结实耐用的老头乐。毕竟,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马斯克,而在能随时碰瓷躺下的中国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