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汽车市场越来越不按套路出牌了?曾经谁能想到,宝骏这样的老实孩子,竟然也开始琢磨着穿“西装”出门,打算把“便宜”的标签彻底扔掉?再一看,居然还拉上了华为这样的科技大佬一起玩,这搁谁身上不是硬气了一把!
但问题来了,你说撕掉“便宜”这事儿容易吗?你以为贴个华为的标,配套点高科技,身子骨就立刻“贵气逼人”,消费者就会买账了?我是真觉得,一件没那么简单的事,说起来都有点绕。
先别急着下定论,咱们要不换个角度想想:一辆车的价值到底谁说了算?厂家说的算吗?消费者说的算吗?还是品牌本身说的算?很多人可能觉得,车好不好主要看配置、性能、颜值,或者说品牌。可实际上,有时候价格就是所谓标签的“缰绳”,拴住了品牌,也拴住了消费者的心。
你要说宝骏以前多“亲民”我都知道,从“神车”宏光开始,家家户户开出去都不觉得“掉面儿”,成天喊得最大声的就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所以,“便宜”在大家心目中就和宝骏牢牢绑定,成了一种几乎无法挣脱的标签。可这便宜标签是好是坏,还真说不准。
你说一个品牌如果真能廉价出好货,让大家受益,确实是德政;可是如果后来你真想做个“高端”,却还被“廉价”绊住,苦不苦?
再说回来,和华为搭伙这件事,说起来大家都懂,科技加持嘛,配置立刻就上去了。华为的名字就是个“高科技滤镜”,给谁都能加十分,比方“华为版”宝骏,听起来是不是立马有了气质加成?你甚至会好奇,这五菱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新药?
可冷静想想,这就像那种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穷人买贵包,实际上气质和消费理念还停留在地摊上,买回来也总觉得手里怪怪的。
说句大白话,大家都想走上坡路,可山高路滑,不是光有想法就能走得上去的。给便宜品牌贴贵标签,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五菱不是第一个尝试的,之前还有多少品牌搞过类似操作?英菲尼迪拼命压价想摘掉“贵族”标签,结果低端化反而没人认了。大众出国号称“性价比”,但国内人还是嫌它贵。回头看看五菱,突然向高端走,是“灵魂暴走”还是“理性升级”?
其实五菱走向高端,这步棋它早就在下了,不然也不会出了个宝骏悦也,把设计刷新得时髦又个性,狠狠圈了一波年轻人粉。可惜,品牌底子一动,很多老顾客就不敢跟了,觉得你变了。新顾客又觉得,五菱终归还是“五菱”嘛,贵的产品不如干脆去买真正豪华的。
这一次,五菱直接搞出个带华为内核的中大型SUV,听听配置,全系标配乾崑ADS 4,也有鸿蒙座舱 HarmonySpace 5,还有主打安全的自研电池,听着就挺唬人的。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虽然这些配置很牛,可真正拿到市场定价那一刻,就不是技术说了算,而是“便宜”标签的惯性有多大。
你说咋办呢?卖得贵吧,原有的“粉丝”大多不是这个消费区间的人,心里想:“我愿意相信你五菱亲民,有点“贵气”也能接受,但你不能太离谱啊!”而非五菱老用户呢,肯定又怀疑:“不就是便宜品牌套了个新壳,一下让我多掏钱,值吗?”
反过来,真卖便宜一点,好不容易堆出来的高科技,立马就砸自己手里,最后技术还没换来口碑,品牌想升级却血亏,还不如不折腾。
有人说,华为的技术这么强,肯定能带着五菱一起飞,成不成真就只能靠“智能化”一波带飞,可现实是,全民智能化的市场里,竞争对手也不傻,吉利、比亚迪、问界哪个不是中高端配置往死里卷?再说,买车的人看中的还不止是功能和配置,面子工程也是很大的话事权。
这么一搞,你发现了吗,五菱其实在进步,也想升级自己的气质,但世俗的眼光和市场的定价,给它压得喘不过气。就好像你小时候穿惯了接地气的胶鞋,现在突然给你买双皮鞋让你出门,你也会别扭好半天,怕别人笑话、怕自己不配、怕爸妈说铺张。品牌升级也是这样,它想往高跟鞋走,但脚上全是旧记忆。
再回到宝骏华境S身上。要说配置、智能、空间都让人挑不出刺,可定价这个坎就是横在所有人心里那堵墙:“性价比之王”怎么突然卖贵了?你凭啥?你底气在哪?你要讲技术,问界、极氪、理想哪个不玩自动驾驶、搞大屏?你要讲面子,人家一听宝骏,还是带着“买菜车”的滤镜。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撕掉“便宜”标签呢?其实有,但真不靠一两款产品或者一次合作就能解决。
别忘了,品牌认知是慢慢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爬楼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五菱-宝骏的品牌溢价埋单,需要时间、口碑、体验甚至一滴一滴口水沉淀下来。说白了,就像真有那么一天,大街上谁都觉得开宝骏“不丢面子”,甚至是很潮的事儿,自然没人再盯着“低价入口”不放了。
但这一天,能不能到来?
有乐观的说,看看小米汽车,只要产品做得到位,宣传够,“屌丝逆袭”不是没可能。但你看小米花了多少年在手机圈混到这个身价?更别说五菱走高端,比起华为、苹果这样科技光环自带的品牌,根本还差着“几道光”。
也有人说,消费者其实没那么死心眼,你东西真有两把刷子,价格说服力也不是完全没机会。问题是,市场上啥样的产品没见过?卷到今天,没有点极致差异化,你光靠“嫁高攀贵”,恐怕能火一阵,难以一直顶。
所以,撕掉“便宜标签”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下了一盘很难的棋。你要有能力、有耐心、更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靠个华为拼配置,或许能吓住对手一阵子,让消费者新鲜一下。可想让市场真正认可“新宝骏”,你得持续让大家“买得起还觉得值,贵了还能觉得不亏”,无论品牌定价,还是用车体验,都要经得起时间和口碑考验。
说的直接点儿,这个道理跟咱们每个人一样,你想脱胎换骨,不是换身行头换个朋友圈就立刻翻盘,而是每一步都得自己走、自己扛、自己熬。
五菱宝骏和华为合体,这是个很“猛”的信号。但他们真要撕掉多年低价积累下来的“便宜标签”,光靠一招新产品还远远不够。定价太高,老用户跑了;定价太低,亏本白忙活。
那怎么办?其实最难的是,走在转型路上的人,心里自己都没太大底气。他们更像是希望,某一天“旧衣服”被世人遗忘,穿新衣服终于有人真心认可的那一刻。
最后,问题还得抛给你:你觉得,如果你就是目标用户,五菱宝骏和华为这盘新棋,你会出多少钱买单?你会打心底觉得,它值这个价吗?这个“泼天的富贵”,五菱有没有能力真的接得住?
今天你可以觉得它是噱头,可要是哪天市场真的成了,或许,我们就见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五菱,和一场属于中国品牌的转身。可要真失败了,也不过是一次认清自我的“代价”——毕竟,没人会永远靠标签活着。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