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财报一出,整个车圈都哑火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那种。
净利润2360亿。
妈的,这简直就不是一个次元的!
你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是不是?我给你翻译一下,就是把比亚迪、上汽、吉利、长城等七个我们这边的顶流拉一块,成立个复仇者联盟,吭哧瘪肚忙活一年,最后发现利润加起来,还没人家丰田的三分之一多。
这就很魔幻。
这不是商业竞争,这是单方面的公开处刑。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打牌,我们这边还在算计着怎么偷鸡,丰田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印钞机搬上来了。
很多人都想不通,为啥?我们这边的车,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给你按个任意门,怎么就不挣钱?
很简单,因为丰田不务正业。
第一,人家真正的利润提款机,根本不是什么纯电车,而是那套被我们天天嘲讽“落后”的油电混动。去年卖了400万辆,纯电车才14万,零头都不到。
讲真,这就叫“你看我像小丑,我看你像钱包”。
当我们的新势力为了续航多10公里、算力多几个T,把自己卷成麻花,研发费用烧得像往许愿池里扔钢镚一样旺的时候,丰田在旁边慢悠悠地卖着它的油混车,稳得一比。它不追求当仙人,它只求别进盒子。
如果说之前大家是在抢蛋糕。那丰田就是那个压根不碰蛋糕,反而把餐厅盘下来收门票的人。
第二,也是最骚的操作,叫赌国运。
2024年日元那叫一个跌跌不休,这对出口大户丰田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而且是和牛馅儿的。车还是那台车,从日本运到美国,换回来的美元,再换成日元,凭空就多了一大截利润。
这不叫卖车,这叫金融魔法,属于卡BUG。我们这边的车企,主要在家里卷,没这个福气,成本压力全得自己扛,主打一个硬汉模式。
第三,成本控制已经不是抠门了,是抠到了玄学境界。
国内新势力造车,是在做科技产品,恨不得把供应链上最好的东西全给你怼上去。丰田造车,是在做一件耐用工具,它的核心思想就一个:别坏。
你想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对不起,没有。但它能保证,在你孙子把这车开去报废之前,这玩意儿大概率不会把你扔在路上。我作为一个真实拥有过老凯美瑞的中年人,对这点深有体会。那车,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但它就是能开。但能过,就是能过。
说真的,现在停车费比油费都贵,有时候觉得还不如坐地铁省心。
这种产品哲学,在东南亚这种地方简直是神。成本低,供应链稳,不像我们在国内卷生卷死。
第四,也是最可怕的,叫“明着装死,暗地偷家”。
很多人都在笑丰田,说你电动化是不是慢了半拍啊?是不是要被时代抛弃了啊?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然后人家反手就在上海拿了一块112万平米的地,直接规划50年,专门搞高端纯电和电池。
这叫慢吗?这叫“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变种:我不掀桌子,我等你们把桌子掀翻了,一地鸡毛的时候,我再进来,把桌子腿捡回去卖钱。用雷克萨斯这个高端品牌先去趟雷,用户容忍度高,试错成本可控,成了,经验直接拿来用;败了,死的又不是丰田大号,不亏。
这套玩法,简直是道诡异仙里的心法,突出一个稳、准、狠。
那么问题来了,丰田就真的无敌了吗?是不是我们直接投降算了?
当然不是。太阳升起的时候都要一个趔趄,何况一个车企。
丰田的命门,或者说它的“业障”,就是智能化。
这玩意儿现在是车的灵魂。我跟你讲,现在决定大家买不买车的关键,有时候都不是三大件,而是你的车机卡不卡,语音傻不傻。在这方面,丰田的智能座舱跟我们新势力一比,那简直就是算盘和量子计算机的区别,典中典了属于是。
它不理解,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代码,而在于怎么跟马路上的“老头乐”极限拉扯。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L4也得懵圈。这种混沌的路况,才是技术的试金石,而丰田显然还没开窍。
再加上美国那边不讲武德,关税大棒说来就来,欧洲那边对混动的态度也越来越暧昧。丰田那套躺着赚钱的玩法,保不齐哪天就坏了菜了。
所以,我们真的输了吗?
我倒不这么看。
我们现在亏钱,是因为我们把钱都拿去点科技树了,是把本该是利润的东西,提前预支给了未来。这是一种投资,赌的是明天。加大,加大,再加大。
丰田的胜利,是工业时代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极致胜利。而我们想玩的,是一个全新的游戏,关于数据、关于生态、关于软件定义汽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还挺贴切:我们是在修仙,还在筑基期,疯狂烧钱磕丹药,看着很惨,但目标是飞升。丰田是武林盟主,内力深厚,拳法精湛,但它练的是凡间武学。
所以谁能笑到最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买丰田的,和买我们新势力的,压根就不是一类人。这就好比你问一个天天喝可乐的人,茅台好不好喝。
他只会觉得,你是不是有病?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