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

当一台车长超过5米2、配置拉满的新能源SUV,只卖17.38万起,你会不会觉得哪里不对?这可不是什么清仓甩卖,而是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的价格。

很多人还在纠结“值不值”的时候,24小时2.3万张订单已经砸了下来。这数字背后,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实打实的市场反应。它击中的,正是20万级新能源SUV最敏感的神经:我凭什么为“高端”买单?

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有驾

过去几年,新能源车的定价逻辑有点魔幻。电池+电机+大屏,包装一下就能喊出四五十万的价。有些品牌甚至把“贵”当成标签,仿佛不贵就不够“高端”。可用户真买账吗?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憋着一句:你凭啥?

银河M9的出现,像一记重拳打在了这个泡沫上。它不玩虚的,5米2的车身、前双叉臂悬架、8295P芯片、27个扬声器、头枕音响、电动调节座椅、Flyme Auto 2系统……该给的全给了,纯电续航还做到185km(WLTC),破百7.3秒,结果起售价直接干到17.38万。

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有驾

最走心的是那款19.78万的230km版本。41度电的电池包,日常通勤基本可以纯电覆盖,馈电油耗也不高。配置上更是不讲道理:悬架软硬可调、千里浩瀚H5智驾平台、全车智能空调,甚至连第二排独立座椅都安排上了。你说它堆料,它确实堆了;但更关键的是,这些料真能用得上。

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有驾

有意思的是,对比同级别车型,比如深蓝S09,贵出5万左右,品牌力和尺寸又没明显优势,多花的钱到底买了什么?华为ADS确实强,但对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是更需要高阶智驾,还是更想要一个宽敞舒适的座舱和靠谱的续航?

吉利这步棋,其实很清晰:先稳住基本盘——空间、舒适、做工、可靠性,再把电动化体验做扎实,最后才谈智能化。不搞“期货式”功能,也不靠PPT讲故事。它的底气,除了产品本身,还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比起某些新势力交付等半年、服务靠话术,吉利能快速转化订单、高效交付,这才是真正把用户当用户,而不是韭菜。

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有驾

但这还没完。真正让人警惕的是,这可能只是吉利的“半招”。现在价格打下来了,口碑一旦形成,后续在智能化、生态联动上再推升级,对手怎么办?降价跟着打,利润没了;不降,销量被蚕食。

5米2的银河M9仅售17万?吉利的招,还有一半未出!-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性价比不再是个贬义词,当“高端”必须靠真本事说话,那些靠概念和溢价撑起来的品牌,还能走多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