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EX60:瑞典人藏了三年的那块电池,或许能让特斯拉车主重新算一笔账——802公里续航背后,900V高压架构和激光雷达组合拳打的到底是谁
上个月在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个封闭测试场,我见到了几台蒙着伪装贴纸的测试车。车顶那个凸起特别显眼,老远就能看出来装了激光雷达。当地工程师抽着烟跟我聊天,提到一个细节:这套900V的高压系统,他们前后测了快两年,就为了确保冬天在零下三十度时,电池预热功率能比400V平台快一倍。
北欧人做电动车,思路跟硅谷那帮人不太一样。
EX60这台车说白了就是沃尔沃拿着SPA3平台交的一份答卷。这个平台据说投了上百亿研发费用,覆盖从紧凑型到全尺寸的车型。最大的改变在于采用了CTB技术,把电芯直接做进车身结构里。听起来挺激进,但实际上只是把电池包从“挂”在车底变成“长”进车身。好处显而易见:车身刚性上去了,地板能做平了,空间利用率也高了。
托斯兰达工厂新上的那台8400吨压铸机,专门用来做EX60的后底板一体成型。这玩意儿比传统冲压件能减轻百分之十几的重量,制造时间也短。当然,一体压铸这事儿特斯拉早就在做了,沃尔沃只是跟上了节奏。不过他们在材料上倒是花了心思,用了两成的再生铝,算是给环保派留点面子。
车顶那个激光雷达装置,配的是千里浩瀚H7系统。这套东西基于Nvidia的Thor芯片,算力能到200TOPS。1550纳米波长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据说有三百米,雨雾天气下表现可能会好一些。系统设计思路比较务实,没搞那种“未来某天通过OTA解锁全部功能”的套路,交付时该有的功能基本都给你装好。
针对国内复杂路况做了些优化,比如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临时改道的施工路段。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看量产后的表现,毕竟测试场跑得再溜,真路况还是另一回事。不过人机共驾的设计倒是挺细致,从方向盘震动到声音提示再到安全带脉冲,层层递进,不会突然吓你一跳。
续航这块儿是个狠活。CLTC工况下标802公里,换算成WLTP大概能有七百出头。这个成绩背后是“磷酸铁锂+三元锂”双体系策略,高配版用的是能量密度280Wh/kg的“琥珀2.0”电池。作为对比,现在市面上主流电动车电池大多在160到200之间。
能做到这个数字,无非三个方向:硅基负极材料、纳米级陶瓷涂层隔膜,再加上跟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BMS系统。电池寿命方面承诺八年或十六万公里后保持八成以上容量,算是行业标配水平。
900V高压架构可能是EX60最值得说道的地方。电压越高,相同功率下电流越小,意味着线缆可以做细、热损耗少、充电速度快。官方给的数据是充电五分钟补两百公里续航,前提是你得找到支持的超充桩。国内这类桩还不算多,但趋势已经起来了。
热管理系统做了智能分区温控,能根据电池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精准调节。北方冬天的续航衰减问题,所有电动车都躲不过,但高压架构允许更大功率的电池加热,或许能缓解一些。安全方面配了多层熔断保护,高压线束用的航空级绝缘材料,穿刺测试标准比国标严三倍。
至于那套主动式安全带系统,听起来挺科幻,实际上就是通过座椅传感器和车内摄像头采集乘员信息,碰撞前毫秒级调整约束策略。沃尔沃在安全这块儿向来舍得下本,车顶强度做到5.5倍自重抗压,远超NHTSA要求的三倍标准。电池包采用“潜艇级”密封,泡在盐水里两天还能保持绝缘。
外观延续了EX90的设计语言,雷神之锤大灯做了分段式处理,双层维京之斧尾灯辨识度挺高。车身侧面线条比XC60流畅一些,隐藏式门把手降低风阻。内饰据说会用全液晶仪表加悬浮纵置中控屏,车机系统可能换成谷歌原生安卓架构,配骁龙8295芯片。
座椅设计找了骨科医生参与,坐垫里埋了压力分布传感器。前排标配加热、通风和按摩,副驾可选腿托,配合“休闲模式”能躺得比较平。材质上用了不少再生材料,渔网回收尼龙、PET瓶纤维之类的,环保理念到位,但质感据说不打折扣。
关于平台有两种说法,一说基于极氪7X平台开发,一说是沃尔沃专属的SPA3。实际上可能是两家共享底层技术,比如电池模块和电驱系统,但上层架构和软件定义由沃尔沃独立完成。极氪7X在宁波生产,EX60确定在瑞典哥德堡主工厂制造。产地不同,定位自然有差异。
动力配置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双电机版综合功率超四百五马力,零百加速大概四秒出头。底盘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高配可选空气悬架,每秒扫描路面五百次。转向系统可能采用线控技术,转向比根据车速动态调整。
驾驶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经济、舒适、运动三分法,而是引入场景化概念。“北欧冰雪”模式综合调整四驱扭矩分配、动能回收强度和ESP介入时机,“城市穿梭”模式优化油门响应。动能回收提供多档可调,智能模式会根据导航路线和车流自动调整回收力度。
NVH方面配了双层隔音玻璃,配合电机主动降噪,一百二时速下舱内噪音比XC60低四点二分贝。声学工程师特别优化了电机谐波,避免高频噪音。
市场定位很明确,瞄准中型豪华电动SUV,直接对手是Model Y、ES6、iX3这些。预计售价四十到五十五万区间,比Model Y贵三成左右,但配置和质感确实不在一个层级。续航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比Model Y长续航版多出百分之三十六,即使换算成更严苛的WLTP标准也能领先。
与传统豪华品牌相比,智能化更激进;与新势力相比,品牌积淀和安全口碑是独特卖点。生产布局选在瑞典哥德堡,这个“瑞典制造”的身份对品牌溢价有帮助,但成本控制难度肯定比国产竞品大。沃尔沃的解决方案是平台共享,通过与极氪7X共用部分部件摊薄成本。
燃油版XC60推出后不会立即停产,会形成一段时间的油电同售。这既满足欧洲市场电气化转型需求,又兼顾北美和中东市场的燃油车消费惯性。长远看,EX60会逐步接过XC60的销量重任。
2027年量产时,这台车面对的竞争环境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技术迭代速度摆在那儿,今天看起来领先的参数,两年后或许只是及格线。不过沃尔沃的打法向来不是靠堆参数取胜,他们更在意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节:冬天电池预热的速度、碰撞时安全带收紧的精度、座椅长时间驾驶的舒适度。
这些东西不太容易量化,也不好写进配置表,但开过车的人心里有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