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腾势那个穿着小马甲的销售,眉飞色舞地跟我吹嘘N9的“圆规掉头”功能时,我差点没绷住笑出声。
我寻思着,哥们你是不是对物理学有什么误解?
一台长得跟个移动城堡似的,车长五米二五,轴距三米一多,你跟我说它能在咱北京的老胡同里玩“原地漂移”?
这牛吹的,感觉都能给长城贴瓷砖了。
我当时就琢磨着,这年头的汽车发布会,是不是都改请德云社的来写稿了?
结果呢?
我这张老脸,就在那个几乎能逼出我密闭空间恐惧症的试驾场地上,被抽得啪啪响。
我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这台庞然大物在几乎没有多余空间的情况下,后轮以一个极其诡异的角度一扭,车身就跟个被拧了发条的陀螺似的,近乎原地完成了掉头。
那一瞬间,空气都安静了,我仿佛听见牛顿的棺材板在嘎吱作响。
旁边那位销售脸上的微笑,瞬间变得高深莫测,仿佛在说:“后生,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钞能力下的黑科技。”
这就是腾势N9全球首搭的那个“易三方”技术给我上的第一课,也是这台车最让我觉得精神分裂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穿着一身重型盔甲、人高马大的壮汉,却在你面前跳了一段段街舞,那种视觉和认知上的强烈撕裂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现在的新能源车,尤其是咱们国产品牌,卷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卷冰箱、卷彩电、卷大沙发,恨不得把整套精装房都给你塞进四个轮子里。
可腾势N9这小子显然不满足于当一个“移动的豪华样板间”,它想在你看不到的骨子里,玩点真正能颠覆你三观的东西。
可新问题又来了,这种近乎炫技的功能,在咱们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到底能用上几回?
是为了在朋友聚会时,能在停车场表演个“原地转圈”的绝活儿,还是说它真能解决我们这些“老司机”侧方停车时的那点小尴尬?
这玩意儿,就像你斥巨资买了一块能防水三百米的专业潜水表,结果一辈子去过最深的水域,是你家小区的游泳池。
这种技术过剩,到底是真正的科技自信,还是车企们创造出的又一种“伪需求”?
把真金白银花在这种“屠龙之技”上,而不是去再优化一下那些我们每天都要触摸的内饰板材,这笔账,精明的消费者们真会买单吗?
说到内饰,一屁股坐进去,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感觉怎么说呢,就跟你一不小心闯进了某个数码产品发布会的现场似的。
放眼望去,全是屏、屏、屏!
13.2英寸的仪表屏、17.3英寸的中控屏、13.2英寸的副驾屏,你以为这就完了?
一抬头,脑门上还挂着个17.3英寸的吸顶屏,再加上那个号称50英寸的AR-HUD……我严重怀疑,以后要开这车,可能得先考个“多屏协同操作资格证”才能上路。
这种设计,毫无疑问是把科技感直接拉满了,但对我这种还有点驾驶“原教旨主义”情结的人来说,总觉得它少了点车该有的那份温度。
它在不停地告诉你:别开车了,哥们,来,享受“内容生态”吧。
当然,你不能否认它的豪华。
那套帝瓦雷音响,只要一开声,你就知道钱花哪儿了。
车门一关,来一首交响乐,那感觉就跟把整个音乐厅都搬进了车里似的,每一个音符都像个小锤子,精准地敲在你灵魂最深处。
座椅是2+2+2的六座布局,空间大得离谱,别说跷二郎腿了,你在第二排盘腿打坐都绰绰有余。
据说这是国民女神高圆圆的同款座驾,我猜她多半就是看上了这份从容和体面。
更别提那要命的性能了。
2.0T发动机配上三个电机,官方数据零百加速3.9秒。
你敢信?
一台自重超过两吨半的大块头,愣是跑进了超跑的俱乐部。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旁边那些个小钢炮可能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你一声“大哥”。
可这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必要吗?
你拖家带口出门,难道要跟人玩“地板油”?
这种过剩的性能,更像是一种肌肉的展示,是工程师们在赤裸裸地炫耀:“我能做到,但你最好别轻易尝试。”
这台腾势N9,从里到外都充满了这种让人着迷的矛盾感。
它有炫技到近乎脱离实际的黑科技,也有触手可及的豪华与舒适;它有能让肾上腺素飙升的狂暴性能,也有为全家老小服务的温情定位;它的外观硬朗得像个不解风情的钢铁直男,却偏偏起了“紫瑢金”、“红雅金”这种柔情似水的名字。
它似乎想抓住所有人的心,把性能、家用、科技、豪华这些标签,像贴小广告一样,一股脑儿全糊在了自己身上。
但咱们成年人都懂,什么都想要,最后往往可能就是顾此失彼。
所以我走出那家4S店的时候,脑子里比进去时还乱。
这台售价接近四十万起的大家伙,到底想卖给谁?
是一个痴迷技术的极客奶爸,还是一个追求极致反差的商界精英?
我不知道。
或许,在这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汽车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
它更像一个集合了无数矛盾体的移动终端,承载着我们对未来出行的所有想象——无论那些想象,究竟是现实,还是妄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