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市面上涌现出的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繁多,消费者在购车时的选择极为丰富。然而,在挑选汽车品牌之际,还得多留个心眼。有些汽车品牌因性价比欠佳,被消费者吐槽为“割韭菜”。要是不想白花冤枉钱,那以下这四大品牌的车型,在选择时可得慎重考虑。
一、星途
星途乃是奇瑞着力打造的高端汽车品牌,当前在售车型涵盖星途凌云、星途揽月、星途瑶光、星纪元ET、星纪元ES等。可在众多车型里,仅有凌云一款车的月销量能够突破1000辆。今年2月份,整个品牌的累计销量仅为3393辆。其销量不佳,主要症结在于“高价低配”。
先拿“星纪元ET”来说,这是一款中大型SUV。老款车型被消费者诟病增程版缺失四驱系统,车机使用的还是8155芯片,智能驾驶方面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前不久,官方推出了全新改款车型。新款星纪元ET补齐了四驱、车机系统以及智驾系统方面的短板。然而,电芯品牌却从宁德时代换成了国轩高科,车辆的起步价更是从18.98万飙升至23.98万,足足贵了5万元。本以为新车终于补齐了配置短板,可过于自信的定价,致使车型的性价比依旧未能凸显出来。
再瞧瞧今年2月开启预售的揽月C-DM,新车在设计上与燃油版车型并无太大差异,车辆搭载的依旧是骁龙8155芯片,动力方面换装了1.5T发动机+电机,零百加速可达5秒级,还有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加持,纯电续航能够达到180公里。虽说插混版在智能化、动力以及能耗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其预售价却高达23.99-25.99万元,比燃油版车型的指导价贵了4.6万。倘若正式定价依旧维持在这一高位,那么揽月C-DM大概率也难以在市场上收获良好反响。
目前,星途汽车还面临着品牌影响力不足、车型知名度不高的问题。此前,星途的部分车型还因品质问题,遭到众多车主投诉,这使得星途品牌的口碑严重受损。如今,很多人对该品牌已然失去信心。除非星途在后续能够推出一款真正具有高性价比的“爆款”产品,否则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难度极大。
二、灵悉
灵悉是东风本田为了向电气化领域转型而推出的全新子品牌。其首款车型“灵悉L”于去年9月份上市,指导价高达12.98万元。原本官方宣称这款车会配备最先进的智能座舱与智驾系统,可车辆的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车机连8155芯片都未配备,所谓的“智驾”也不过是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而且还需要车主额外花费2万元进行选装,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本田方面称灵悉L由年轻化团队打造,旨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可其外观设计实在难以让人恭维,内饰虽说堆砌了大尺寸屏幕,还配备了电子后视镜,但屏幕黑边过大,被消费者吐槽像“老头乐”,廉价感十足。尽管车辆定位为中型轿车,但其轴距却与本田凌派极为接近,以至于被调侃是凌派的“换壳车”。
灵悉L目前仅推出一款配置,电机功率为160KW,纯电续航是520公里。在同价位车型中,依旧不具备竞争优势。即便是跑网约车,人们也不会考虑这款车,更别说用于家庭日常使用了。在10-15万的预算区间内,大家更倾向于选择比亚迪秦L、小鹏MONAM03、埃安AIONRT等车型。
三、欧拉
欧拉是长城旗下主要面向女性用户打造的汽车品牌。目前,卖得最好的欧拉好猫在2月的销量仅为657辆,其他车型如芭蕾猫、闪电猫的销量更是未超过50台。欧拉好猫在前几年的销量还算不错,只可惜后来陷入了“芯片门”风波,这使得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心大幅下降。虽然后来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好猫的口碑已大不如前。
如今,好猫的市场竞争力愈发薄弱。新车起步价高达10.58万,可配置却还不如售价9.98万的比亚迪海豚丰富,续航里程也不及海豚。至于芭蕾猫,起步价卖到了14.98万,闪电猫的起步价则为18.98万。在对应的价位区间内,这两款车均毫无竞争优势,车辆在智能座舱、智驾领域的表现均不出众,产品力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价格。而且,过于偏向女性化的设计,进一步缩小了产品的受众范围。
如今的欧拉品牌,给人一种“摆烂”的感觉。目前在售产品许久都没有进行大的更新换代,同时品牌也未公布任何新车规划。这使得消费者开始对欧拉品牌的未来发展前景感到担忧。在这种情形下,欧拉想要实现热销,难度变得更大了。
四、标致
作为曾经的法系经典汽车品牌,标致汽车在早些年颇受众多家庭用户青睐。但如今,却已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比如,标致5008在今年2月份的销量仅为63辆,标致508L的销量也只有64辆。
今年3月17日,标致推出了新款标致5008、标致508L车型。然而,与老款相比,新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两款车的起步价分别为17.87万元、16.37万元。在同价位区间内,能够替代这两款车的竞品数不胜数,像大众途观L、别克昂科威PLUS、大众迈腾、丰田凯美瑞等。
在车辆产品力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价格却依旧相当坚挺,这让不少消费者大失所望。网友们纷纷表示,标致现在只有大幅降价的长年限库存车才可能有市场,至于新车,基本上无人问津。
以上这四个品牌,当前的销量状况都不容乐观。大家在选车时,不妨多考虑同价位区间的其他竞品。除非车企在后续愿意给出较大幅度的优惠,否则花高价买下这些车,大概率会后悔。那么,你觉得市场上还有哪些品牌不值得考虑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