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开完奥迪S4,再开小米SU7,差距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最近啊,车圈真是热闹,BBA的价格一个比一个“感人”。你敢信?曾经高高在上的奥迪S4,现在裸车价只要40万出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口车,还用着保时捷卡宴同款的3.0T V6发动机,354匹马力,500牛米扭矩,百公里加速4.7秒。这性能,这价格,简直让老车迷们“梦回巅峰”。但另一边,小米SU7横空出世,同样是性能猛兽,顶配才30万,673匹马力,838牛米,百公里加速3秒,直接把“电车性能天花板”砸了个大坑。一个是传统性能车的“价格屠夫”,一个是新势力的“性能怪兽”,当40万的油车遇上30万的电车,差距真的不是一个档次吗? 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视角,带大家深度体验这两款车,看看它们到底差在哪儿,又“差”出了什么新花样。
先说说这台奥迪S4,它简直就是“扮猪吃老虎”的教科书。外观上,除了车头的S标、车尾的四出排气和那对标志性的“银耳”,跟普通A4L几乎一模一样。路上那些不懂车的朋友,可能只会觉得这是一辆“挺贵的A4”。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低调奢华有内涵”嘛! 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门道,这种隐藏实力的感觉,开起来才更有“偷着乐”的快感。内饰呢?还是奥迪那套熟悉的配方,满满的实体按键,阻尼感确实不错,但车机系统嘛……只能说“能用”,跟现在的智能时代有点脱节。空间上,标准轴距的它,后排确实局促,中间地台隆起高得离谱,后排中间座位基本就是个摆设。所以,别指望它能当“奶爸车”,它就是一台纯粹为驾驶者准备的“四座车”。
那么,它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动力是它的核心卖点。那台3.0T V6发动机,匹配采埃孚的8AT变速箱,开起来初段很“佛系”,低转速时涡轮没发力,跟普通A4差不多。但当你一脚油门到底,转速冲过2000转,那种“背后被踹了一脚”的推背感瞬间袭来,排气声浪也变得狂暴起来,这才是S4的真正灵魂! 不过,涡轮迟滞是无法避免的,高速超车时,你得提前预判,心里默念“一秒”,动力才会汹涌而至。底盘调校偏硬,过减速带那叫一个颠,舒适性基本为零,但换来的是极佳的路感和操控极限。全时四驱系统让它在弯道里稳如老狗,过弯信心十足。有意思的是,这台大马力油车,市区综合油耗也就12L左右,高速温柔开能到7L,大众的发动机技术确实有两把刷子。 但油箱只有58L,市区续航400公里都不到,这续航焦虑,跟电车比起来,谁更尴尬?
再来看看小米SU7,这台车的外观,争议可不小。有人说它“借鉴”保时捷,但经典的设计元素本就相通,小米把它拿捏得恰到好处,线条流畅,低趴的车身姿态确实帅得一塌糊涂。销量节节攀升,就是市场最好的证明。内饰是完全的现代简约风,一块大屏搞定大部分功能,喊一声“小爱同学”,空调、导航、音乐都能搞定,科技感拉满。不过,为了追求造型,后排头部空间有点压抑,虽然车长超过5米,但溜背造型牺牲了部分实用性。但谁在乎呢?买这车的人,谁不是冲着那恐怖的性能去的?
坐进驾驶舱,一脚电门下去,世界安静了,但推背感却来了! 这就是电车的魅力,电机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起步毫无延迟,加速过程丝般顺滑,完全没有变速箱的顿挫。在法定限速内,动力根本用不完,那种“随叫随到”的畅快感,是油车很难给到的。底盘同样是运动取向,但它比S4聪明多了,配备了空气悬架和CDC可变阻尼减震器。低速过减速带时,滤震效果明显优于S4,车内乘客不会被颠得“灵魂出窍”,兼顾了运动和一定的舒适性,这硬件堆料,确实硬核。续航方面,CLTC 800公里,打个七折也有560公里以上,日常通勤完全无压力。再加上家充桩的电费成本远低于油费,长期用车成本,SU7完胜。
所以,这两台车的差距,真的不是一个档次吗? 从价格上看,S4 40万,SU7顶配才30万,SU7似乎更“值”。但从驾驶感受上,S4给你的是传统燃油性能车的机械魅力和声浪激情,SU7给你的则是电车独有的暴力加速和科技便利。它们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汽车发展方向。S4是“老派绅士”,坚守着内燃机的最后荣光;SU7是“科技新贵”,用颠覆性的体验宣告新时代的到来。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两台风格迥异的性能猛兽,你会选择坚守情怀,还是拥抱未来? 这不仅仅是40万和30万的选择,更是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