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 4S 店撞见老崔跟经理吵得面红耳赤,他那辆江铃小卡在维修工位上拆得七零八落,机油漏了一地。“才两年的车,高速上突然熄火,你们还好意思说不是质量问题?” 老崔嗓门越来越大,手里攥着检测单的指节都发白了。
我凑过去看了眼,维修单上 “发动机损坏” 几个字格外扎眼。旁边的维修师傅偷偷跟我说,拆开空气滤芯时都惊着了,滤纸堵得像块泥饼,全是沙尘和絮状物,进气孔堵得严严实实。“这就是典型的保养偷懒,滤芯堵了不换,发动机吸不上气,汽油烧不充分,可不就容易坏嘛。”
这话一下戳中了我的心事。前阵子我总觉得自己的车不对劲,同样加 200 块油,以前能跑三百多公里,现在指针掉得飞快,市区开空调更夸张,百公里油耗凭空多了两个多。最明显的是加速的时候,踩油门总像踩在棉花上,转速上去了车速却慢悠悠的,超车时心里都发慌😰。
一开始我以为是油价涨得太离谱,直到上周去洗车,老板顺手帮我打开了发动机舱。“你这滤芯多久没换了?” 他捏着滤芯边缘往外一抽,我差点没捂住鼻子 —— 原本该是米白色的滤纸变成了深褐色,边缘还挂着干枯的树叶和灰尘团,用手一掸就掉渣。
“就这玩意儿,比你家空调滤芯堵得还严重。” 老板指着滤芯上的小孔,“发动机跟人一样要喘气,这孔堵死了,进气不够,汽油烧不透彻,油耗能不高吗?长期下来发动机积碳,搞不好就得像你朋友那样大修。”
我这才想起,上次保养还是去年冬天,之后跑了好几次乡下土路,春天又总遇到沙尘暴,早把换滤芯的事抛到脑后了。当天花 85 块换了个新滤芯,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开车起步明显轻快了,以前等红灯起步总被后车按喇叭,现在轻点油门就能跟上车流。更惊喜的是油耗,这周加 200 块油居然跑了 360 公里,仪表盘上的平均油耗从 9.2 降到了 7.8📉。
其实判断滤芯脏不脏特简单,根本不用等故障找上门。我后来跟维修师傅学了两招,亲测好用:
打开发动机舱,找到那个方方正正的塑料盒子,一般上面印着 “air filter” 的字样,松开卡扣就能拿出滤芯。先看颜色,干净的滤芯是浅灰色或米白色,要是变成深褐、发黑,或者对着光看不透亮,肯定得换。再试试手感,用手轻轻拍打,如果掉下来一堆灰尘,哪怕看着不算太脏,也最好换了 —— 那些细尘已经嵌在滤纸里,吹都吹不干净。
还有个更直观的办法,就是感觉开车时的 “劲儿”。要是发现踩油门比以前费力,转速超过 2000 转后加速还是慢吞吞的,十有八九是进气不够。就像人感冒鼻塞似的,呼吸不通畅,做什么都没力气。之前我总以为是车老了动力衰减,换了滤芯才知道,是发动机 “憋得慌”。
老崔的事最后还是没闹明白,4S 店说过了三包期,维修要自费两万多,他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换个滤芯才几十块,我至于省这点钱吗?” 旁边的师傅叹了口气,说这半年见过好几个类似的车主,都是觉得滤芯不起眼,能拖就拖,结果小问题拖成大故障。
想起我爸以前总说 “车是三分修七分养”,以前觉得是老生常谈,现在才算真正明白。那些看着不起眼的小零件,比如滤芯、机油、刹车片,就像车的 “贴身保镖”,平时不注意,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也能让你花冤枉钱。
前几天在小区群里聊起这事,好几个邻居都说有过类似经历:有人换滤芯后空调异味没了,有人解决了怠速抖动的问题,还有个大哥说他的车以前总怠速熄火,换完滤芯再也没出现过。原来不是车变娇气了,是我们太容易忽视这些 “小细节”。
现在我养成了每月查一次滤芯的习惯,毕竟打开看一眼也就两分钟的事。上周帮楼下张姐检查,她的滤芯居然比老崔的还脏,上面粘着虫子尸体和柳絮,难怪她总说车 “没劲儿”。换完滤芯她特意发来消息:“你说奇不奇怪,车开着都觉得安静了。”
其实车跟人一样,你对它上心,它就少给你找麻烦。油价这么贵,与其抱怨油费高,不如先看看你的滤芯是不是早该换了。毕竟花几十块省几百油钱,还能保护发动机,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全部评论 (0)